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0231|回復: 0

養魚三寶的使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8-9-2009 23:35: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養魚這麼經常聽到魚友的愛魚遇到什麼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養魚三寶來對付。
3 u0 ?2 T; m: Q, w* y) W: @哪到底什麼是養魚三寶呢?原來養魚三寶就是換水、升溫、下鹽。這三種方法。
- g( s" y! k; ]! g: X: l3 I; s' K* u1 }' @
養魚三寶在飼養觀察魚當中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魚遇到什麼異常的情況,或龍魚都會首先想到這三樣東西。因為這三樣東西可以說是物理性治療,對魚的傷害是最少的。而且一般性可以治好,但基某些情況下這三樣東西要慎用,免得治不好魚之余還令魚更加嚴重或許拖廷了治療的時間或者效果。以下以我使用的經驗一一作介紹,希望廣大魚友受益。! ^9 M" v! {. |8 q' Y2 T
一、換水:0 n; P2 c' I9 a! D8 q
養魚先養水,這是不必再爭論的事實,也是一直以來廣大魚友最關心的問題,想養好魚先養好水,所以有部份發燒魚友會花大把資金購置先進高效率的過濾係統,這是無容置疑的,因為大家都想自己的魚養得漂亮。就算再好的過濾都需要定時定量的換水。這方面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律。哪當魚遇到什麼情況下需要換水哪些方面不能換水呢?打個比如:有時聽魚友一不小心換水過量,魚兒馬上不適應,這是因為換水影響到硝化菌的生態平衡,破壞了硝化細菌,也就是說一下子魚兒不適應新水的加入,因為水中的氯氣、二氧化碳、鎂、等之類的其他氣體或者有害物質等等都會令魚兒一下子不適應,又或者加入的水和缸內的水;不一致都會令魚兒感不到適。當遇到這種情況先不要急,因為我們的愛魚也不是省油的燈,只要不是常時間處在這種環境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我們作出適當的處理就很快沒事了,過量換水時只要抽出缸內1/3~1/2的水。然後加氧等魚兒適應了沒事了再重新慢慢注水。從以上這個例子引申到很多問題的處理上面,如果是水質出了問題而且引起的病症,千萬不能急著同時使用三樣東西。因為水質出了問題的病症主要原因是水質,如果你一下子同時換水、升溫、換溫的話會令本身得了病得身體十分殘弱的魚更加難受,所以一般遇到是水質引起的病症首先需要改善的是水,這樣的話保持原來溫度,檢查水的每一項指標,看看哪方面出了問題,然後少量多次換水(越少越好,好讓龍魚適應的範圍盡量少,是累了一點,但為了愛魚沒辦法,和最好是養過的水,或許經過處理過的也可以,但溫度一定要控制好,盡量高於水缸內的水溫1~2度(為什麼要這樣呢,是為下面的措施作準備,下面會介紹)。這樣做一直持續到魚好轉和水質的各項指標都正常,但如果魚的症狀是很嚴重的情況下,根據需要是否需增加每次的換水量或者換水頻率和決定是否同時采用下面介紹的二種措施。如果在換水的過程中魚兒慢慢的好起來,就證明這個措施成功的治喻了牠的病症,無需才用其他二項措施或其他措施,但魚好起來了也必須堅持到水質每項指標正常為止才能停下來。不能掉以輕心。5 U6 o% q9 m/ }+ e- d
如果是遇到水質出了問題
! P: a3 w1 ^$ U' s4 U2 Z  ]引起魚的身體出現了需要下藥或者動手術的情況也必須先按上面方法處理好水質之後才能下藥或者動手術,下面舉一部份的病症作為例子讓大家參考:
9 G( A$ g* ]6 K1

$ o: t- J; a0 w1 q水質引起的立鱗   O4 d( h7 I- q; }8 R( l& K
2
! i$ F% z' z0 @+ w# p
水質引起的反鰓 1 y! K: `0 J! g7 i' P/ L- h
3
3 Y0 S; j8 w& H; Q. ]
水質引起的鱗片缺損
0 V  K# H2 _# h- A0 O7 V4

: G4 h+ _: B1 O1 Z/ n$ Y& Q! `水質引起的細菌感染
; o" p) Y3 M$ i5

( ?" J4 U1 L% G! E6 y% n水質引起的蒙眼
5 y/ Y% \' W9 }9 P6

5 r1 b' L3 c+ m  E# p* y水質引起的各種病症, w: {; w8 j) u) h, s. e) O2 O* j
二、加溫(降溫):
% ?. M5 e$ ^. E/ d很多魚友認?龍魚遇到情況都加溫讓龍魚的生陣代謝加快促使龍魚早日康複,這其中存在一定的誤區,在細菌感染的情況下不得加溫。不敢降溫的情況下也必須保持當時缸內的水溫,千萬不要加溫。因?細菌是溫度越高繁殖得越快,這個大家應該清楚,哪如果龍魚是因水質引起的細菌感染,首先是確定是否水質引起,檢查水質各項指標係數,看看是否正常,如果確定是水質了問題引發魚兒病症的話,先不急下藥和升溫,應該保持當時的水溫,先按上面換水哪一項作處理,待水質各項指標正常了再觀察魚兒的狀態而決定是否需要加溫處理,如果魚兒有所好轉,最好觀察多一兩天再決定是否真的需要加溫。當發現真的需要加溫處理這一步的話,加溫也不能急,除了特別的病例,最好一天升高1~2度,盡量不要一下子升得太高,而且最高的溫度不要超過攝氏33度。因為魚兒的身體的忍受能力不能超過33度(個別魚別當另論)但就小弟自己的小紅龍因為換水加水太急引起立鱗。發現立鱗以後確定不是水質引起的立鱗馬上從當時的溫度一下子升溫到33度,四個小時後治喻了初期的立鱗。如果水溫高的同時水質變化就需作降溫處理,降幅也和升溫的一樣
+ j8 z1 w6 n6 N+ @; c. S下面舉一部份的病症作為例子讓大家參考: * |$ d% i3 `+ F3 x8 L
% U9 k2 R( e7 r, N* Y6 {1 T+ y% n
1

4 A! D3 S$ ^; W% R2 g水溫引起的立鱗(俗稱魚兒的感冒)
6 M# x- A- n* f$ W4 _. ^2

$ ~3 g0 K% h5 L# }( R+ I4 |3 T8 r水溫引起的沈缸
6 n, F/ _2 g& ?' @7 U2 g3
! Q/ b1 }' v7 a' q. p. L
水溫引起的蒙眼 8 z9 ?6 N- x7 D4 [3 ^3 p
4
8 V0 M3 G9 N! Q: Y9 z
水溫引起的白點 . ]) u& V8 q. n4 K

, L7 n& t' _0 W5
! S9 P) [+ B! D
水溫引起的各種病症 :& v9 ]; L/ Q- |
三、加鹽: . E7 ]; e( W- ~4 e" Y. G0 n# t( y
鹽是大家在飼養觀察魚中最常用到的一種。特別是養海水魚的朋友更離不開鹽,我們先對鹽作一個簡單的介紹。4 \, Z* M- R+ n* P3 H
一、2 n0 ]$ u- f9 \8 ^- C3 `6 o& Z, T6 Z
普通食用鹽可分為:再制鹽、真空制鹽、粉洗鹽、精制海鹽、日曬細鹽。這些鹽一般不可直接在市場上銷售,只可作為加碘鹽的母鹽2 r  I- O3 V; A. \" q  U+ i
二、醫療藥用鹽類:
3 W/ P/ I+ h  q# c$ Q
低鈉鹽:功能是防止血管疾病。
' _+ ~; v7 s: N) }+ H/ H加碘鹽:功能是防止碘缺乏病。2 n# N: F# \: X! [
加硒鹽:功能是防止克山病,大骨節病等。# ^  J& K, Q4 f
海群生鹽:功能是防止絲蟲病。
5 `/ s$ o% f6 U2 F; M4 F$ y加鋅鹽:功能是促進生長、提高智力。2 ?9 S9 o4 z. }/ Y. P* J
加氟防齲鹽:功能是防止齲齒。
2 R/ ?4 p/ \( x* ~9 j甲苯咪唑藥鹽:功能是防止鉤蟲、蛔蟲、鞭蟲等人體寄生蟲。) r3 |" s# T: X' [% Y
三、營養保健鹽類主要分為:1 Z! ]1 @5 d3 C
兒童營養鹽:功能是補充鈣、鐵、磷等元素。- M4 G1 l% E. T( L, Q3 U
老年保健鹽:功能是防止動脈硬化和冠心病。2 Y) _: k) [) V9 v# J% s
平衡保健鹽:功能是健身、祛病。 .
- ?+ T' c/ f1 b/ i2 A
多元營養鹽:功能是預防各種疾病。, ?5 _! h  \3 i8 U+ z$ u6 k
鈣型多元素營養鹽:功能是降低和穩定高血壓病人的血壓。
) p; y4 n$ u  a( S核黃素營養鹽:功能是防止口角潰瘍、舌炎、角膜炎等。- u) I. b  y7 L; J# V
四、食用調味鹽類可分為:0 P1 O3 Z' _5 P3 c; N
餐桌鹽、味精用鹽、大蝦鹽、苔菜鹽、白胡椒鹽 ;、麻辣鹽、泡菜專用鹽、孜然鹽、沙姜型調味鹽、咖哩香型調味鹽、辣香型調味鹽、低鈉調味鹽、蘑菇鹽和蒜味鹽等。
) U! z4 z5 }1 |此外,有些地方還研制出多種速食湯料,如三鮮營養保健湯料,雞汁營養保健湯料,麻辣、香辣營養保健湯料,排骨營養保健湯料和新型高級營養糊狀湯料等。
7 {: s- `; U/ I$ E  |: }7 U我們平時常用的就是海群生鹽(海鹽、粗鹽),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有時也用食鹽。鹽的作用我們不用多說了,廣大的魚友都很清楚了,但鹽的治療的物理反應在這裏應該再不厭奇煩的再說一說,因與下面的內容有所關聯。
* ~  k5 n- i7 r. x. {鹽因為什麼可以用來治療觀察魚各種病呢?是由於下鹽後,生物細胞內外滲透壓不同,水分子由鹽度低處移至鹽度高處,造成細胞脫水,以此殺滅一些生物。鹽殺菌的機理還在於,通過改變水的比重,造成細菌細胞膜的反滲透作用,從而殺死細菌。對於抑制細菌還是有效的哦。只是鹽水不利於淡水魚類傷口愈合,因為同樣會殺死新生細胞。但平常不建議下鹽,否則有害病菌等適應了較高的鹽度,再下鹽就沒什麼效果了。(鹽可是一種很好的魚)。5 M1 G9 I2 [8 F4 ?! E
而且由於鹽是可以說是物理性的對魚傷害是很微少的,但大家看了上面哪一段也應該知道鹽的工作過程了,按嚴格來說都是破壞了魚的基本機能和水的成份,
5 `8 z. b* x, r. f當遇到水變質或者是因為水質或溫度而引起的各種病症。下鹽不當的話反而加重病情,令治俞的機會大大減少,當你的水質出了問題本身你的魚已受到了一定的傷害。如果你沒有控制水質的情況下,再下鹽,水質一度再次破壞,令魚再次受侵襲一次,後果大家可想而知。
: g) U3 K. M$ p4 [ ; S7 A+ V9 A5 E+ M$ R
當發現溫度出了問題,先解決溫度,解決方法可以參照上面所說的,
) V4 z7 V1 p) H7 @& E當然當遇到溫度引起的水質的問題可以邊控制水質邊控制溫度。也可以在控水質的同時控制水溫,方法很多,例如換水的同時加入經過加溫的水之類的方法。簡單來說應該是哪樣出問題處理哪樣。
6 k; m4 H! x! B以上介紹的三種方法在某些時候某些病症需要同時使用,但按正常的情況下看問題出在哪裏看首先要解決哪方面,有時也會配合其他兩項來進行治療,但必須注意考慮配合使用的另一項會不會導致其他方面的的情況的出現,看看使用的效果和負面影響的的輕重。
! Y3 I6 X& x) z! \) h1 W" u希望對魚友有幫助!
9 }; G) c" h$ ^( U$ i如何預防掉眼9 a+ l9 M+ t+ E' h7 ?
掉眼最常發生在「銀帶」與「亞洲龍」身上(?單眼),「黑帶」與「澳洲龍」則少有此例。通常市面上最常見的回答方式不外乎『喂食沈底餌料』、『沒有鋪設底砂導致鏡面作用』;而預防方法是說『放乒乓球』、『鋪設消光板或底砂』、『設沈底水中燈往上照』。但這都是止於市面傳言,根本毫無實際根據!
0 a, v9 o& t6 _( ~( k  H+ \$ b1.
有多數的玩家一輩子所養的龍魚都是喂食會沈底的活餌,就算一次全下缸任由魚只自行捕捉也從未發生過掉眼情形。 . d0 d/ V( W2 T1 s
2.
有一說法~混養多尾魚可讓龍魚注意四周,預防眼球上直肌松弛,不過~還是掉眼了.6 C6 p0 x* w5 _& p* u/ V5 j
3.
亦有人說混養底棲魚類,龍魚會因注視下方而掉眼,於是采取「單養」,可是~仍舊掉眼了
( d6 U8 _! H2 ~- l& H/ _4.
筆者也曾長期觀察某店家以沈底水中燈往上照的方式養龍,但是一段日子後,部份龍魚依然掉眼了,而且附近的龍魚遊姿也都歪歪斜斜的。 8 C' ^! E* e; \. b
5.
有許多人在缸底鋪設消光岩板或底砂,不過其龍魚依舊有掉眼例子。! {6 |) A0 L; e4 ^) R5 S6 [
………說了好多,為什麼我要特別陳述上面說法呢?乃是因為近日在逛魚店時,聽到有些人提到相關問題,他們幾乎都受到了市面上以訛傳訛、人雲亦雲的影響。就好比他們認為沈底水中燈由下斜上照,會因燈光的關係造成龍魚眼睛不敢往下看?還有裸缸的底部會因鏡面作用造成龍魚向下注視自己的身影而導致掉眼?問題是大家應該了解到我們若『從魚缸的正面去看魚缸底面』,雖然可以看到魚只的鏡射身影,但實際戴著蛙鏡潛到缸裏往下看卻無鏡面情形。其實有許多有趣的預防方式都是天真的人們以自己所想出來的人為理論去編造的,譬如在魚缸上貼龍魚海報或小魚幹,或者水面放浮球,龍魚會因長期注視它而不致於掉眼。不過龍魚應該不是笨蛋吧!剛開始或許還會因好奇心而去注意,但久而久之龍魚對於這些沒有生命的擺設品老早習以為常、連看都不看了。所以「理論終究歸理論,與實際相差甚遠」!
4 A* a: L$ R: {2 H龍魚的視野極廣,通常在缸內遨遊的個體會邊遊邊注視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若是飼養在采光不良的環境裏,『縮短龍魚視野』,剛好魚缸的燈打下來又只是照亮缸子周圍,誘發它往斜下方亮的地方看,這種違反常理的動作,要龍魚不掉眼也難。養龍的魚友們可以自己做一實驗:先把魚缸內的照明開得很亮,然後再把「擺設魚缸地點」的室內燈光通通關掉,此時龍兒便會開始「好奇or焦急地貼著玻璃邊遊邊斜看著外面的一切」呵呵……同理可知:如果龍魚長期飼養在『昏暗的地點,僅缸內開著燈』or『每天魚缸24小時照明,當夜晚室內熄燈,外在環境漆黑一片』……久而久之你家的龍兒遊姿有可能會開始出現"偏斜"的情形(掉眼預兆)!所以魚缸最好擺設在采光良好(室內采光夠亮魚的視野會跟著拉長、看得較遠但又非陽光直射(防藻)的地點,並給予晝夜分明的作息,而采光充足指的是整體大環境的光,而不是單單的魚缸照明而已。麻煩的是~如果住家是在"連棟房屋"的中央位置,那其客廳可能會昏暗一些…………。另外值得一提的事,野生的龍魚習慣浮在水面尋餌,它的眼睛可同時觀察水裏與水面上的變化,奇特眼睛構造,一眼分上下兩邊看,所以我們可依其習性采用透明的缸蓋,玻璃或8㎜的壓克讓它可以觀看水面上~以外的情景。
3 h- ~4 [9 o. Z$ a3 R倘若家中的幼、亞成龍不甚掉眼,那該怎辦?筆者的前輩就有治好實例,他是把掉眼龍魚移至一直徑120㎝、高度較矮的黑色不透光塑料圓桶裏(比照土池),並放置在采光充足的陽台上,馴養兩個月後移回原缸觀察,眼睛居然回複平貼正常。當然也有怕麻煩的魚友是直接在魚缸四周貼上黑色的遮蔽物,不過成效較慢。現在東南亞魚場有掉眼手術方法,他們是將龍魚麻醉後,用手術剪刀剃除眼窩上累積的脂肪,不過目前此法不知是否會影響龍魚眼球的靈敏度,沒有經驗者千萬不要輕易嘗試。筆者倒是挺想捉一尾掉眼嚴重的老銀帶來試試……% C+ r) y" @9 ]; }# Y
要是家中的老龍出現兩眼稍微下傾的情形(老化導致眼球上直肌松弛),這時玩家唯有改變個人心態一途,因它就是老了嘛!
+ @" O0 ^7 M7 w* S& t# ^# P2 x結論~~為了預防掉眼,. Y( P" I( a* T3 n; @4 \2 Q3 M  V3 ^" f
『魚缸擺設地點』很重要喔!!
/ I) t6 u( f% H3 p4.
其他參考編:
) `* G- ]7 V; T
龍魚的選擇
8 u; O2 x" I" _. S0 ]龍魚的選擇 :
1 t" D4 t$ C: X0 v
 
$ c8 n% Z2 g" r) f體形 -龍魚的身體應當長、寬及平行。其身體的長度和寬度也必須跟它全部的鰭、頭部以及眼睛的大小成比例。除了以正面觀看外,也要由上往下看。魚的由其頭部的腹鰭的地方一律得平行。整條魚身體的線條由其頭部一直到尾部都應當是流暢的
8 b# ^! h. {5 }: M9 S( [  M0 E顏色 -超級紅龍幼魚【辣椒或血紅】胸鰭應該是談紅色的,身上有談綠或者粉紅色的光澤,鱗片帶有亮度。它的觸鬚和唇不是紅便粉紅色,成魚的色彩,不論是血紅或辣椒紅都好,會隨著魚齡的增加而分段顯現。紅尾金和過背金龍,背鰭跟尾鰭上端三分之一的部分有無黑或深褐的顏色;尾鰭其余三分之二部分、臀鰭、腹鰭和胸鰭則應該是橙紅色的。紅尾金帶有金色的鱗片只長到第四排;而過背金龍的長至第五排,鱗片都必須大而帶有亮度,並井然有序地排列成行,鱗片更有“細框”和“粗框”之分數人在購買過背金龍的時候都愛選擇“細框”的超級紅龍比較主觀地偏愛“粗框”的辣椒紅龍 * U; O, \8 G( I) F

. }0 i9 L, w6 Q" V$ O觸鬚 -龍魚的觸鬚必須是長而筆直的,並且是朝上而非朝下的。兩條觸鬚也應該完全一模一樣,金龍觸鬚的顏色介于黑和深褐色之間,超級紅龍的則是粉紅或者紅色的 $ M. Z2 b" T8 r* K7 ~- Q' B
胸鰭和腹鰭 -胸鰭和腹鰭均必須是平直的,龍魚的尾鰭臀鰭和背鰭之大小應與其體長和體高成比例,健康的魚在游泳的時候,鰭都是張開的
2 `/ x2 A3 B+ H; l" A3 ?/ n4 R/ K8 `; |  N- g  P
泳姿 -龍魚必須游得順暢、時而不費吹灰之力地轉價彎,在轉彎之時,魚兒的胸鰭必須是完全張開的觸鬚也應該完全挺直 % @5 S/ r3 G! S9 k$ J! R8 E
, [: T* n, Q* m- V2 v
眼睛 -龍魚兩眼的大小必須一致,並與其體長和體高成比例。除此還必須清晰明亮和緊附著眼窩 ! {6 W; D1 ]5 P3 Z
嘴 -嘴應該是緊緊合攏的,上顎和下顎兩相稱。這就是人們所謂的“合吻”
6 _1 n  \' M+ \( W) ?" D6 D' i1 |0 L) R+ R% o
鰓蓋 -鰓蓋可謂龍魚的“臉”,只需查看鰓蓋是否緊貼著頭部以及有沒有翻轉過來即可紅尾金龍或者過背金龍成魚的鰓蓋必須是金光閃閃而非淡黃金的,超級紅龍成魚它鰓蓋的顏色橙紅色到紅色8 W7 I, Z+ C, B: ]$ b
5.水質管理編:
' J. A) b* |- O【降酸】
2 W' {) K# i1 e% U當提到降酸時,有人會照著商品說明書的說法,加黑水(or草泥丸、芳多精、泥碳土)就可以降酸了,其理論是運用其中所含的腐殖質去與鈣、鎂離子形成螫合物以達到軟化水質(只與gh有關連)的目的,但是理論與實際仍舊是無法對照!當我們實際去實驗、去做測試時,其降酸效果根本不明顯,或者毫無作用,除非另外再配合降酸劑、軟水劑才有實質效果。個人認為黑水的實質功用有很多,例如:抑制藻類生長、穩定魚隻情緒…等,但對於降酸卻最沒有成效!
* }! D6 ^- K- j" v* ^魚缸的ph值太高怎麼辦?有許多人常常會為了將龍魚缸的水質調整至弱酸性的狀態,故加入了適量的降酸劑,但隔天測量時驚覺ph值又告回升,這是由於水體緩衝作用的關係。水體的緩衝作用.
* H3 v$ E  D& U: k能夠保持原來ph值儘可能不受外來物質之添加所影響,不過緩衝作用也有其極限,超出這個極限它的功能就會喪失。我們可每隔幾日持續地添加降酸劑(磷酸、檸檬酸),當水體的H+增加時,HCO3-的濃度則減少,並達成了降酸的效果。可是降酸劑最好是稀釋添加並時時測量,以免突如之間的ph震盪而傷到了魚隻。
& Q6 {+ `2 \3 F; X8 Y- @# k* F以RO純水去稀釋魚缸的舊水,除了可軟化水質亦可降低缸內HCO3-的濃度,達到「緩和降酸」的成果。但此法的缺點是成效較慢,日後有可能因為kh緩衝值的降低造成某日ph值突然迅速驟降! : J8 E. c" I/ c) v- D  ^
也有人使用CO2缸瓶配合ph控制器來達到實際降酸的效果,可是當此法用在七彩魚缸時,牠們會有食慾減低、體表黏液增生的情形;雖然龍魚是很強壯的魚種,運用此法也並無不適情形,但高濃度的CO2 可使魚隻產生毒害,讓牠不能透過鰓來排除HCO3-離子,嚴重影響魚體對溶氧的吸收能力,造成長期性的生理缺氧,其後果可想而知。/ p( V- o; ?( u- b0 F, u
【增鹼】 0 x& U+ j0 N2 ?# q- ~
由於混養隻數過多、疏於換水(硝化菌進行硝化作用的最終產物H+與NO3-在水中形成硝酸並和HCO3-   E. }6 ^4 z+ ^: A6 Y( f
作用導致ph下降)造成ph值迅速下降,當遇到這種突發狀況時,我們可先換掉部份的舊水,並在過濾系統添加適量的珊瑚砂,因它所含成份「碳酸鈣」溶於水中後可以提升ph值,但不是因為Ca2+ (與gh有關)的關係,而是CO3-2的影響(CO3-2能與H2O產生OH-離子使水中的OH-濃度增加,故呈鹼性反應)
( P! L1 y! Z3 N5 q* j。若ph驟降嚴重,想要更加快速、有效率地增加水體的鹼度就不要使用碳酸鈣,因為它溶解度很低,我們可購買『碳酸鈉』來使用,其效果更加迅速。5 E4 i' |3 m1 ^4 I

. a/ D% z- R8 B4 d4 ?, x% r了解換水(龍魚) 3 T5 u9 a5 h9 {
淡水分為軟水和硬水,自來水是硬水,ph7中性以上,但依地區不同會呈現ph7.2~8.2,和經過淨化殺箘處理,而使水中含氯及其他重金屬等,雖然不會直接傷害到人,但對龍魚是會造成傷害,甚至死亡,如果不了解水性是軟或硬水,突然間轉換水質,會做成龍無法適應而死亡。 9 D$ K# |$ ?1 R& d: v1 n5 U
適當流動的水流和大小適當的過濾槽,雖能夠有效地快速消除有機物質,但正確的使用濾材才是永保水質的良好方法,以過濾的入水口算起應將過濾設備均分為前中後(先前提過)讓有機物質能夠即時的分解,硝化類菌主要其養份來自於水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如鈣,鎂,鐵,鋁,磷這些),當吸收這些微量元素之後,牠們會將由腐生類菌分解有機物所產生的氨,加以轉化成較不具毒害的亞硝酸與硝酸鹽,但由於魚缸無法完全做到氮化還原的原因,所以要配合換水的動作消除掉這些毒害較小,但仍有影響的亞硝酸與硝酸鹽,還可以加速新陳代,消除水中過量的有害物,排泄物,尿液等。不過有利有弊,如果換水不當 ,也可使龍魚不適甚至死亡,所以不能過量,如要除去自來水中氯氣,也應盡量被免太快浸入而做成ph震盪或溫度變化過大。  
1 {1 G) r$ h# O* G換水週期:
# {( _/ B4 f* |假若你的龍魚在你的魚缸過了一整天沒有不妥當的表現,那麼,若水質能夠維持在今天的水平,無論水質是好是壞,祗要魚的適應力未用盡,魚應該可以在明天平穩的生活,可是魚便是染污水質根本,要把水質維持在今天的水平,便要做一些工夫。就是換水是把水質維持在現時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從第一天開始,過了一星期後,水質已和第一天有些不同,若把魚缸水更換,讓魚缸水回復至第一天的水平,便可合理的假定,魚應可平穩的生活多一星期。所以積極穩定換水週期是很重要!
' D  ~) E. x) c* h7 W" H
8 g* a; E* [  C5 d! l' f8 R  n7 `龍魚水族箱的繁殖
8 E. H3 w% S; S4 }) I龍魚是一種很古老的魚類,首先被發現的兩種南美產龍魚( Osteoglossum屬中的南美銀龍、南美黑龍 )在原產地被稱之為Arowana( 亞羅圭那 ),是西班牙語“長舌”的意思,其學名Osteoglossum屬中Os是舌頭的意思~!。Sceleropages屬即亞洲龍及澳洲龍,其學名是“scleropages”是舌頭骨咽狀的意思。按分類學上龍魚屬於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
& }- d/ e6 Z/ t- k0 K" J8 D/ C; |; M* w+ g* Y
  龍魚壽命在魚類中算是頗長,它們的生長期和成熟所用的發育期很長,一般雌魚須6-12年,雄魚須5-16年才可繁殖。 0 W+ S" a7 v' B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龍魚都能在水族箱裏繁殖。現在主要能在水族箱中繁殖的龍魚有銀龍、紅龍、青龍、澳洲龍魚等幾個品種。   B: e0 E  }5 L0 m% r# ]
$ Q2 A: [" y. o9 y9 m" @
  龍魚和慈鯛魚一樣屬口孵魚類,而且也是自然配對的魚。自然界中的龍魚繁殖時會將魚卵含在口中孵化,孵化後雄魚會在仔魚附近看管,遇到敵害來襲或驚嚇時,親魚會將仔魚含在嘴裏直至危險過去。這樣子會一直維持到仔魚能自行覓食為止。 ( ?( v8 Y5 @$ Z1 b3 R
  1966年日本的宮田先生和田上四郎利用溫泉水和自己設計的混凝土水槽完成了銀龍魚的首次水族箱繁殖。至今他們設與阿蘇溫泉地區的繁殖場的繁殖數目都相當可觀。
" K) a3 E1 N8 F% Q5 p9 B: m' t$ T/ r9 D
  那麼怎麼樣進行龍魚的水族箱繁殖呢? $ T5 Z  {% \4 l! f* J
  首先龍魚繁殖的水體要寬,比較好的繁殖箱最好在2米以上200×90×60或者250×100×60的水槽都可以。 & `- {* \# S" H' S: U4 E# a

) C2 x' F1 H0 m2 |1 z" j/ k  親魚的準備:由於龍魚有自然配對的習性。所以可以自小將數尾稚魚一同飼養(5-7年),由其自由配對。也可以在大水槽中將已經成熟的魚一雌一雄放置於水槽兩側,用隔板隔開,隔板上一定要打上洞,以利於兩側的水循環。當你發現龍魚有發情的現象時就抽開隔板,這時它們會作出特殊的追尾動作,接著會互相撕咬魚鰭,特別是臀鰭到尾鰭這一段。龍魚會受到驚嚇而跳躍,或者衝撞,甚至會造成龍鬚斷落和出血。這樣的傷害短時間內不會對龍魚的生命構成威脅,所以大家要忍耐。幾天后,如果兩條龍魚開始平靜下來,並且開始緩慢的游動有了親密的靠在一起的表現就說明配對成功了。如果依然打鬥得厲害的話,就說明配對不成功,你就該檢查所配對的魚是否還未成熟?是否水中有什麼不應該有的物質?然後將它們分開飼養,重新配對。
& a  I" e1 Q. K7 @3 K6 K8 j  K  成熟雌雄魚的辨別:雄魚一般喜歡在雌魚面前炫耀自己一番,最主要的是雄魚的體形修長,胸鰭也較長,呈深紅色。雌魚的腹部由於卵的緣故顯得飽滿脹大。產卵期時雌魚的輸卵管突出。雄魚的輸精管則凹出。這都是區別。
! {) E4 Q/ C3 d0 i! P& h  水質管理:
! h" v0 [: W$ l  g& ^0 \
% F8 ?  j& w' G$ b+ t  配對中的龍魚都會有受傷現象,所以水質的管理在繁殖當中極為重要。
2 m% S& H3 g! |/ r; s1 K: d7 _4 _+ B6 v
  1、要注意餌料的投喂不要過量,並且必須及時的抽取殘餌。
( |; l& q$ c+ u7 w& g* R" E, e0 i2 ]  2、發現有患病的跡象時應立即進行藥浴處理,並注意預防其它的魚感染。由於龍魚對藥品極為敏感,所以投藥量要比平常少很多,藥浴期間要注意比平時多換水。
& o  G: p) R5 F  3、PH值保持在6.2-7.2以防止酸性過多症,水溫在26-28攝氏度。 & U% [. H& ?1 J7 \  z
  當你做好這些,看到親密的龍魚夫婦靠在一起,停在水族箱的底部某處靜止不動時,這裡就是它們選好的產卵場所了。趕緊找東西遮遮光吧。這樣可以使它更加安心,方便產卵。 & D9 R" `: x& e2 ]9 n7 P
  當你看見雄魚將卵含到嘴裏時就可以耐心等待幼魚的孵化了。雄魚照顧魚卵的時候雌魚就會在一旁守護,大約經過60天左右,魚苗就會在雄魚的口中進進出出了。雄魚多會慢慢的將幼魚放出來顯得關愛備至。這樣 一直要到90天左右。幼魚會較少的進出雄魚的嘴了,這時就可以悄悄的將幼魚撈起來,撈的時候要有耐心,因為其他的幼魚肯定會躲到雄魚的嘴裏久久不出,你就需要慢慢的等。雄魚一般會含住40枚卵,但最後只會有十數條小魚。可見龍魚的繁殖實在是不容易,從產卵開始前親魚就會停食,直至幼魚離開雄魚都不會進食,所以一次產卵繁殖對雄魚的傷害是極大的。如果繁殖前的餵養不夠好的話,雄魚會因此一蹶不振甚至死亡,所以要特別注意在繁殖之前的飼養準備工作。所以現在的龍魚養殖場為求增加產量及減低對雄性種魚的傷害,在魚卵受精後,開始形成幼魚形態時就行從龍口取出幼龍用人工方法養殖了。" C5 H( V1 y; _
   " l1 {  b2 i% y6 u8 j) b4 {
6.飼養器材編:
& q5 W5 n) _5 W0 d' m4 ?氮化合物循環-( Nitrogen Cycle )-海水及淡水生物適用
$ F! ?# l  g+ w* s, Z& e0 w水質管理-氮化合物循環-( Nitrogen Cycle )-海水及淡水生物適用 # I5 r1 A0 k6 W4 N5 R# O7 a2 O
管理水質往往是水族缸內最重要的事,水質好與壞往往就能間接或直接影響魚兒及生物的健康及成長!所以飼養者想魚兒及生物能夠健康地成長就要好好管理水質,在水質管理方面就先要了解水中的細菌對魚兒及各種生物的重大影響,也就是要了解這個最基本一環"氮化合物循環"{編者說﹕雖然這"氮化合物循環"在各大的網頁及書本也有教道這一環,但本人也希望能幫到一些水族新手不用自己四處搜索這類型的文章,所以本人也帶著自己的一點養魚知識、一些從網頁及書本的知識以簡化一點來編寫了這文章,來方便大家及分享,希望各位魚友的魚兒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4 I1 @" a2 H) J8 @5 L
細菌從何而來及作用?
3 n. a0 n" ^# g水族缸內的細菌是從食物、魚兒及生物的排洩物、枯萎植物及動物屍體等等分解當中各種蛋白質而來,而這些廢物就稱為有機物;在以上這種種廢物及魚類或生物也會不斷地產生''氨''( NH3 俗稱阿摩尼亞 ),而''氨''( NH3 )就是水族缸內對魚兒及生物的最大毒物,嚴重者可導致魚兒及生物死亡!但幸好這毒物是有天敵,有了''氨''( NH3 )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生存於氧氣裏的有益細菌就是''亞硝酸菌''( Nitrosomonas sp ),而''亞硝酸菌''( Nitrosomonas sp ),就會把''氨''( Nitrate )( NH3 )吃掉再轉變成''亞硝酸鹽''(Nitrite )( NO2- )微毒性的物質,但這些''亞硝酸鹽''( Nitrite )( NO2-)也會對魚兒做成很大的毒害,這時另一種生存於氧氣裏的有益細菌便會出現就是''硝酸菌''( Nitrobacter sp ),''硝酸菌''( Nitrobacter sp )會將''亞硝酸鹽''( Nitrite )( NO2-)再轉變成較弱毒素的''硝酸鹽''( Nitrate )( NO3-),雖然''硝酸鹽''( Nitrate )( NO3-)的毒素較弱,但也會對魚兒帶有一定的傷害力。 4 n: N5 L! d3 @% \- n, \
而有益細菌''亞硝酸菌''( Nitrosomonas sp )把''氨''( Nitrate )( NH3-)再轉變成''亞硝酸鹽''( Nitrite )( NO2-),而有益細菌''硝酸菌''( Nitrobacter sp )把''亞硝酸鹽''( Nitrite)( NO2-)再轉變''硝酸鹽''( Nitrate)( NO3-),這時候''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就會把''硝酸鹽''( Nitrate )( NO3-)轉變回''氮氣氣體''( N2 ), 這個過程就稱為"氮化合物循環"。
+ I6 `2 ^# e0 u7 K& G) o[ 簡化程序 ] ! j6 m8 k/ P4 y5 m+ D2 }# F% C' O
食物、魚兒、枯萎植物及動物屍體 → 氨( NH3 )→ 亞硝酸菌( Nitrosomonas sp ) → 亞硝酸鹽( Nitrite )( NO2-)→ 硝酸菌( Nitrobacter sp ) → 硝酸鹽( Nitrate)( NO3-) → ''厭氧性細菌 ( Anaerobic Bacteria )→ 氮氣氣體( N2 ) → 散發於空氣中 7 ^8 N, l1 f. f5 j6 L/ w- @
什麼是厭氧性細菌及好氧性細菌?
0 S5 @" N/ E/ V( x6 i  ]7 V# F''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就是不需要氧氣也能生存的細菌,所以''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是可以在無氧環境的密封式過濾系統中、砂床中及一些較少量氧氣的地方生存。''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可以把水族缸內裏的''硝酸鹽''( Nitrate )( NO3-)分解轉變回''''氮氣氣體''( N2 ),這個過程稱為''厭氧性細菌之?氮作用'',而''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也是有益細菌一種,因牠可以把在水族缸?不斷產生的''硝酸鹽''( Nitrate )( NO3-)毒素再轉變回''''氮氣氣體''( N2 ),但如果把砂床中的''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反出來或水族缸有過量的''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存在,如水族缸內有過多的岩石和裝飾,也會導致水流過漫含氧量過少,而導致''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大量繁殖,這樣就會對魚兒及生物造成傷害,特別在海水缸,嚴重者可導致全軍覆沒,俗稱返缸。 5 Q' ^4 ?$ @$ ?/ o5 s7 h
因''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可把''硝酸鹽''( Nitrate )( NO3-)轉變回''氮氣氣體''( N2 ),所以有些飼養者會用兩種不同型號及水流流量的過濾器材來過濾及養這些性質相反的細菌,把一個密封式過濾筒器材的水流量較致最緩慢的速度,盡量地把內裏的氧氣大大減少,這樣就是要陪養這些''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但這個繁殖''厭氧性細菌'' ( Anaerobic Bacteria )需要相反的細菌''好氧性細菌'' ( Aerobic Bacteria )來平衡中和水中的毒素量,因如果水中的''厭氧性細菌'' ( Anaerobic Bacteria )失去平衡,''厭氧性細菌'' ( Anaerobic Bacteria )過量繁殖,此時''厭氧性細菌''( Anaerobic Bacteria )就會有害,因有些細菌在這些消化過程中會產生一個化學作用,便會產生出一種''硫化氫(H2S)'',而''硫化氫(H2S)''的氣味就像腐敗的食物[如﹕壞了的鷄蛋般],而這''硫化氫(H2S)''通常對海水缸影響得較為嚴重,嚴重者可導致魚兒及生物死亡或導致大量死亡,俗稱返缸。
& d, E9 z' L  D2 G但''硫化氫(H2S)''對淡水缸的影響就是令水質變得很差,但如果長期也是這樣也會對淡水魚兒的健康造成傷害;但不會如海水缸般傷亡那?快及多!
" b% O. _% Y+ O; r6 q 
9 N& f9 A( P9 `. H' P* ~而另一個過濾器材就是用來過濾水質、陪養及繁殖這些''好氧性細菌''( Aerobic Bacteria ),這個過濾器材水流相反地要流量更快更多,更要令這個過濾器材內的含氧更多,來陪養及繁殖更多的''好氧性細菌'' ( Aerobic Bacteria )! 6 }0 ?) |; }+ U( `- e3 I' m
''亞硝酸菌'' ( Nitrosomonas sp )及''硝酸菌''( Nitrobacter sp )也稱為''好氧性細菌''( Aerobic Bacteria ) ( 這兩種細菌也併稱為''硝化細菌''),供給''好氧性細菌'' ( Aerobic Bacteria )氧氣的需求也很簡單,只需要把含氧量的水經流濾水器材再流動出來便可。當水中的含氧水質流動時,好氧性細菌也會不斷地進行''氮化''的工昨,但是如水流一旦停止流動,水中的好氧性細菌就會相繼死去,嚴重影響水族缸內的水質,最終魚兒及生物也會因此導致大量死亡,俗稱反缸。 ) s3 Q9 o7 a( f/ T
NH4+/NH3/NO2-/NO3-及P4O3-對魚類及生物的重要性及害處﹕ + D9 ^0 _' u: O- s4 _% U5 i
銨/氨 ( NH4+/NH3 )( 俗稱阿摩尼亞 )牠們主要是從分解各種蛋白質而來,例如﹕食物、魚兒及生物的排洩物、枯萎植物及動物屍體、魚兒在呼吸時也會由鰓部排出"氨"{俗稱阿摩尼亞}等等廢物而來,而當中的"氨"對魚兒的影響極為嚴重,''氨''的毒素是可以令魚兒中毒生亡;而''銨''是有毒素的,而且更能讓水性植物吸收!
" p& C' U& ]3 d! g; ?銨/氨會因酸鹼值不同而受到改變的,如水質較酸性這樣''銨''的濃度就會偏高,如水質較鹼性這樣''氨''的濃度就會偏高,而氨/銨兩者也是共全的。
0 o! k! ^- D6 E6 P: M雖然''氨''的毒素很高,但''氨''是可以說除不掉更不可少的毒素,基於以上的廢物會不斷地產生出來及''氨''是''好氧性細菌''的食物來源,所以''氨''也是不可缺少的。 0 v- V$ y6 _$ ]  k% i
如''氨''的毒素很高,可常試換三至四份一水量,並添加硝化細菌水或粉或可加入一些吸''氨''的藥物等等!''如加入藥物減底毒素,請先確保此藥物會否對珊瑚、無脊椎動物及甲殼類有害''
$ l: E8 Y3 M, O) ^" J9 {2 Y  Z( 建意測試水質﹕新養水族缸兩至三天測試一次;待水質穩定可一至兩星期測試一次 )[市面上通常的測試劑名稱:銨/氨測試劑•NH4/NH3 9 x* Q. I- N% z
''亞硝酸鹽''( Nitrite ) ( NO2-)主要從''亞硝酸菌''( Nitrosomonas sp )把銨/氨轉變而來,''亞硝酸鹽''的毒素如過了一定濃度( 如﹕0.1mg或1以上PS﹕此劑量毒素對甲殼類、無脊椎動物及植物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 )便會對魚兒造成一定的傷害,''亞硝酸鹽''通常會導致魚兒食慾不桭、體色轉淡、缺氧、容易感染疾病、嚴重者可導致魚兒死亡。
  z. w( n" B& Y# n所以測試水中的''亞硝酸鹽''毒素濃度是很重要的,特別是新建立的海水魚飼養缸就更加要經常測試,如發現魚兒出現以上病徵或測試毒素濃度在最高時,可常試換三至四份一水量,並添加硝化細菌水或粉等等!另也可加一包活性炭來幫助吸去一些毒素或可加入一些除''亞硝酸鹽''的藥物。''如加入藥物減底毒素,請先確保此藥物會否對珊瑚、無脊椎動物及甲殼類有害''。
# l1 g$ e, G, F( 建意測試水質﹕新養海水魚每兩至三天測試一次;待水質穩定可一至兩星期測試一次 )[市面上通常的測試劑名稱:亞硝酸鹽測試劑•NO2
- H9 J; o/ m! f7 {''硝酸鹽''( Nitrate )( NO3-)是''硝酸菌'' ( Nitrobacter sp )把''亞硝酸鹽'' ( Nitrite ) ( NO2-)轉變而來的,''硝酸鹽''也具有氮循環中最高的氧化態。''硝酸鹽''對水族缸的傷害不大,但如''硝酸鹽''的毒素濃度最高時,如長期這樣就會對魚兒及珊瑚類健康造成影響 ( PS﹕此毒素對甲殼類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 )。''硝酸鹽''也是藻類營養來源,如''硝酸鹽''的毒素濃度最高時也會導致''磷酸鹽'' ( P4O3- )的藻類大量生長 ( 例如﹕淡水水族缸的黑毛藻 ),藻類大量生長也會抑制了水草類、珊瑚類及軟體類對牠們所需的鈣、鎂、鐵等等的吸收,導致水草類、珊瑚類及軟體類營養不良!
2 [9 E( X- w3 F$ R+ _! H如發現魚兒及珊瑚類出現任何問題或測試毒素濃度在最高時,可常試換三至四份一水量,並添加硝化細菌水或粉等等,在珊瑚缸或滴流式過濾缸?可加養提子草、火炎草及其他海草植物,另可在濾水器材內加入除''硝酸鹽''的藥石或藥水也能底水中的''硝酸鹽''濃度。''如加入藥物減底毒素,請先確保此藥物會否對珊瑚、無脊椎動物及甲殼類有害''
9 Q8 L& X( W6 c) V2 b4 o- d( 建意測試水質﹕新養海水魚每兩至三天測試一次和''亞硝酸鹽''同期進行,這樣可以更清楚''硝酸鹽''的進度;待水質穩定可一至兩星期測試一次 )[市面上通常的測試劑名稱:硝酸鹽測試劑•NO3 + g9 l: X; T; Y4 O6 H1 G$ M
''磷酸鹽'' ( P4O3-)也是藻類重要的營養鹽,正如以上提及這些及一些水族缸內引發的問題,例如﹕水中的營養過多、光線長時間照射及水中度偏高...等等,也會導致水中的''磷酸鹽''濃度偏高,而當''磷酸鹽''過高時,藻類就會大量生長,這樣便會影響水中的水草類、珊瑚類及軟體類了。 0 u% ?/ @6 ]' B4 e- R  E' m/ l3 ]
如水中的藻類或測試濃度過高時,可常試換三至四份一水量,並添加硝化細菌水或粉等等!另可在濾水器材內加入除''磷酸鹽''的藥丸、藥石或藥水也能底水中的''磷酸鹽''濃度。''如加入藥物減底毒素,請先確保此藥物會否對珊瑚、無脊椎動物及甲殼類有害''。
! y3 R. ], E* Z( 建意測試水質:五天或一星期測試一次;待水質穩定可一至兩星期測試一次 )[市面上通常的測試劑名稱:磷酸鹽測試劑•! t% M1 Z1 e* E% b, Q
如何繁殖更多的硝化細菌? . F$ t  K9 s. U' d% ~4 e6 j
在新建立的水族缸內''硝化細菌''是很少量的,所以剛開始時是不足夠應付以上這些廢物當中分解而來的毒素,此時我們就要幫助''硝化細菌''繁殖,讓''硝化細菌''的數量增加,來應付以上這些廢物當中分解而來的毒素,繁殖''硝化細菌''方法有以下幾種﹕
( H8 v3 x+ U8 s! R   * I" [" F/ _3 ^1 P
1.)在過濾器材內加入生物陶瓷環( 生物環 ),因生物環內有很多的孔隙可讓到''硝化細菌''有更多的棲息空間來穩定繁殖更多的''硝化細菌''。 9 Z+ g- C7 u% p. q/ ^

) p* b' f  O0 t! N) h1 o7 Q2.)可選用一些已穩定陪養''硝化細菌''的水族缸內的舊底砂或過濾器材內的過濾棉、生物環或水族缸內水,來轉給新建立的水族缸。底砂﹕可將舊砂混入新砂,因舊砂內已有穩定的''硝化細菌''存在,這樣舊砂的''硝化細菌''就可以很快地令到新建立的水族缸內繁殖出更多的''硝化細菌''。而這些過濾棉、生物環或水族缸內水道理也是一樣。
# f9 p. u$ s+ w6 b; m! |, g但要注意已穩定陪養''硝化細菌''的水族缸內有否病毒,例如:有否生病的魚兒!因如果舊水族缸內有生病的魚兒或其他病毒,這樣就別把舊水族缸內以上這些東西轉過來新建立的水族缸了,以免帶了病毒在新建立的水族缸。 * j/ a& c7 r2 [; i& x# s" R4 {' K8 M$ e
3.)可在市面買一些硝化細菌水來幫助新建立的水族缸,讓新建立的水族缸穩定地陪養更多的''硝化細菌''。 % \* `+ Z, G: E2 X) n
4.)可在新建立的水族缸內種植一些水草,因水草的表面也佈滿了不少新鮮的硝化細菌,這樣也能加快''硝化細菌''的增長。當然水族缸內的''硝化細菌''增長速度的快與漫是不一定的,例如:水族缸呎吋的大與小、有否合適的過濾設備、水族缸內的含氧量是否足夠、有否定期換水、換水份量多與少、餵飼量、添加新魚兒的數量多與少、水族缸內的魚兒及生物數量....等等,也會影響水中的''硝化細菌''及種種毒素的增長速度。 ) G3 m$ L4 @0 W- G! Y# X
2 z, j5 b  S0 i) a
飼養器材 . T5 ?/ z8 C" n, ^! d; c* }

" k1 K& G/ e% B4 p龍魚是一種很健壯的大型魚,一般來講,都還滿好養的,以下就幾點環境因素進行說明: # i( J' S! U' r( {# l3 d9 ]2 l  J; u
1.魚缸大小 : 龍魚是可以長到60cm以上的魚類,基本上魚缸不能太小,魚缸最少要有 5尺x2尺x2尺,最好是 6尺x2尺x2尺以上。空間夠大龍魚會長的大一點,體形也會更好看。但剛買來的小龍魚,不適合這麼大的魚缸,所以可先用小一點大約三、四尺,養到三十幾公分時,再換大魚缸(五、六尺)。您也可以用大的魚缸養小龍魚,但小龍的適應時間會長一點。 # w8 f) V5 g2 o
2.水質 : 水質好壞,基本上可先從外觀來觀察,水清不清澈可判斷過濾系統健不健全,若水白白霧霧的,表示過濾系統尚未建立完整或太小,可先減少餵食、加強打氣、換一些水掉、減少魚的密度和適時加一些硝化菌,應可改善。若水混濁含有懸浮顆粒,還帶點淡淡的綠色,那表示魚缸裡面藻類繁殖過多,您可換水、減少一些光照和使用除藻劑來改善,以下還有一些關於水質的部分-
/ R( }& \- V* Z) w7 G, Z! P9 c( F* q& A溫度 : 龍魚可適應的溫度範圍很大(但不可一下子變化太快),一般27度到31度是滿適當的,若為配合疾病治療,可將水溫暫時加到32、33度以上。 / T2 C5 e. Q3 ~4 [
ph值 : 龍魚原生地 ph約為6.5~7左右,在水族箱內,若能維持此值,應是有助龍魚的生長與發色。但在水質不錯的情況下,也不須刻意去調 ph,一來是為了省事,二來 ph對龍魚發色的影響應該是有限的。
! ^+ Q1 N! p" p; |' i5 l9 T, e3.光照 : 龍魚是需要照光的,光照越多發色越漂亮,尤其是照太陽光,幫助應更大。網路上多多少少有人提出要24小時照明,但這樣似乎有點違反自然習慣,是不是有不良影響,也很難說。 " L( I& r! L1 c- a; b$ ^* ?
4.過濾系統 : 飼養大型魚過濾系統越強大越好,一般上部滴流過濾,加上適合的濾材,再配合定期換水,水質應可維持的不錯,若有其他輔助過濾系統,如 : 外部圓桶過濾、底砂過濾...等,效果會更好。! {$ m- j$ s% Y* c& q+ T; o
燈光對龍魚顯色的作用!% \% I0 O# `) L5 s
燈光對龍魚顯色的作用!
8 V4 m3 }# y& a/ b# x8 J6 O龍魚的發色(以紅色係為例),是魚的鱗片下面真皮層中的色素細胞(顯色細胞)和 1 |7 [) d# |2 Y, S
最表面的鳥糞素在起作用.真皮層中散布著各種各樣的細胞,能夠隨著光線的強 ! e/ _# w5 Z; o* m* {
弱或環境的改變而伸縮.各種色素細胞具有吸收和反射光線波長的功能,因此,在不同的光照環境裏,就會顯現出各種不同的顏色來,於是,也就出現這樣的情況: / S$ A+ U# L# l" s- A4 T
龍魚在光線強烈的環境中,色素細胞伸張,當色素細胞伸張時,色素就會隨著細胞的四周放射而擴張,色素細胞的面積擴大了,顏色也會跟著顯著深化,凡是紅色素多的地方,顏色就深越紅!相反,在光照暗淡的環境中時,色素細胞收縮,色素細胞縮小了,色素分子變小,顏色也會跟著顯著淡化.同時,色素又會隨著細胞的收縮而集中,有時甚至縮成極小的斑點,其顏色自然就會變淡或不明顯。
5 M+ T2 X! Y3 e4 P  u3 E, |4 s9 Q我們缸裏養的龍魚,得到光線的多少,完全取決於飼主,大家也許都看到過這樣的情況,長時間光照下,龍魚的顏色很深很豔,晚上關燈一段時間,當你再把燈打開時,你所看到的龍的顏色一定是"慘不忍睹"的吧?
5 j8 ^+ ]3 i: i! ~. v! e$ y同時,龍魚也會根據周邊的環境演色(體色),在深色的環境中,它們的體色也會跟著加深,在光照強烈的環境中,再營照一個"深色的環境",就是令你的紅龍得到最大程度的發色和顯色的"法門"了. 0 f' i6 o/ n  q( Z, `: P3 s! e! H
下面是幾種燈光在實戰後得出的比較(紅龍,黑背景): . j, M) G% B4 `+ _- N) W, L0 ?$ g, U
植物燈(以台灣TFC管為例,包括水中擺放和上置擺放.NAN水中燈基本上都采用它做燈管),色溫在6000以下,光照時間不間斷,幼龍出框快,中龍在結束第2次發色後的那個很長時間裏對鱗片的亮度增艷幾乎沒有多少幫助,對6排出框也好象無能為力,很奇怪,為何在幼龍期能令6排一下出框快的植物燈,這時就啞火了呢?百思不得其解中忽然想到,幼龍出框快,是有個視覺誤導的,紅龍幼龍一出框,一般就表現出黃.橘色,因為那只是第一次的發色,而6排出框著色,那已是第2次發色或第3次發色的事情了,紅龍6排的出框和著色,幾乎就是同時的,只要一出框,基本就達到了和6排以下鱗片的同樣表現!所以我把它這段時間看成是”潛伏期”長時間的用植物燈,這時龍的鰭會是深紅色的,水中植物燈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看龍時最直觀(並不是說最真實),龍魚的兩側鱗片在燈光的直接做用下所反映反射的色彩,是最令人陶醉的,鱗片的底色,只有這時才能最大程度的展現眼前.
; L$ k5 t7 l4 T+ O& E7 Y鹵素燈(喜萬年燈管)為例,我沒有試過將它作為水中燈使用,都是上置的,色溫10000k,鹵素燈穿透力極好,在光照時間不間斷使用n個月後,很無奈的發現將它用在紅龍身上是個大錯誤,幼龍出框也不慢,壞就壞在出來的顏色是土黃色的,既沒亮度又沒深度,用在本身就已第2次發色或發色已很不錯的中龍上時,慘得很,褪色,從鱗片到鰭,都褪得曆害,這時就算是開植物燈來看,也遠沒有以前有紅度,鱗片上的那小小的一些紅,也表現的很”浮”不實在!
0 Z/ C' m6 w- k" Z5 p1 w超光燈(喜萬年燈管)為例,也沒有試過將它作為水中燈使用,都是上置的,在光照時間不間斷使用n個月後,發現它是要紅龍更紅的一個好光源,上訴中幼龍,中龍的各方面就有很不錯的表現,當然,只開著超光燈看龍還是不太爽的,超光燈只對發色有幫助,這時要是關掉它而轉開植物燈水中燈,哈,該紅的都紅,該有亮度的釩G度,毛病也不是沒有,就是吃框太快了,比別的幾種燈都快,發色面也會很大,喜歡細框的龍友要小心哦!同樣的,中龍在較短的時間裏就亮了6排的框,著色的深度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i* i7 a0 K- j/ j+ k
還有個題外話,但也是燈,,那就是UV燈,不管你龍缸裏用著上面說的哪種燈,在長時間不間斷的情況下,UV燈是必不可少的了,沒了它,青苔綠藻將占領你的魚缸,雖很難說青苔綠藻對龍魚生長發色有很重要的影響,但它們最少會讓你連魚都看不到!
4 z. v+ p0 X! w龍魚拒食的幾種情況分析
; I  b  u! p  V" b2 Z# w- e1 D! N5 Q養龍的人經常說“龍魚只要吃食就沒事”,但一旦發生拒食的情況,是否代表大事呢?很多朋友對於魚的拒食都非常緊張,請根據不同的情況分析一下:
0 W2 l' V6 G; n" S1、 水質不良或者水質過老 $ S$ H1 j6 n7 Y& K3 v
水質不良造成的拒食在各個尺寸都有發生,一般是由於水體過老造成,有的龍友每天都會抽取糞便,極少量的補充新水,這種做法經過一段時間,水體很容易變老,造成魚只拒食,測量水中各項參數,又基本正常。我個人會建議這樣做的魚友,還是要定期(2周或3周)做一次定量的換水,如1/4到1/5,對於水體的保持有好處,同時龍魚食欲也得以保持。
. \- G* `$ v0 g. d7 B( }- @8 t. f對策:拒食後保持3-5日連續換水1/6至1/8左右的動作,新水一定要經過處理。
" d+ Y- J# B. j6 l5 c2、大量喂食後消化不良或者大量喂食後換水 . v, ?7 [& h+ u
這種情況在任何階段都有可能發生,往往龍友找到比較好的食物或者對於食量掌控不好的新人喂食後,一次喂的太飽,魚只消化不良,造成一段時間的拒食,往往伴隨爬缸的動作。也有魚友在大量喂食後進行大量換水,造成魚體不適,甚至反吐胃袋,魚只也會拒食一段時間。所以建議魚友,一次喂食以7-8分飽?宜,使龍魚總能保持旺盛食欲。並且大量換水當日一定停食,避免造成不適。
7 F3 g. b/ o' p# f對策:對於過飽的龍魚可以採用新水刺激、升溫動作,以刺激消化,如果飼主確實是因?大量喂食後突然拒食,請不要再用昆蟲等食物誘食,而是要主動停食,並採用上述方法刺激消化,待龍魚食物消化完成,有食欲後才能恢複喂食。 5 T" L' D* b  u& q
3、 魚體疾病 1 o6 ^8 D$ C8 z1 Z
魚體內髒器官的決大部分疾病,都有可能導致拒食,如內寄、內髒發炎等等,一般伴隨各種疾病特征:眼睛凹陷、體表充血、腹脹、肛門鼓脹紅腫、頭洞、身體彎曲等等病症,這時冷靜分析,對症下藥,治愈疾病的同時,龍魚自然開口吃食。
5 Q+ L) {9 \/ Q/ x+ F) i對策:對症下藥,標本兼治。 / J6 a" \; h  m. g0 }4 B$ T) x
4、 自發性的階段性停食
5 |7 r  ~' u7 d0 _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四五十公分的中魚階段。在龍魚由小到大飼養的時候,由於終日飽食,於是在某一階段也許會突然開始停食,這種情況《龍魚專刊》有述,這種停食也許是種生物的本能反應,如果魚隻狀態良好,一切正常,請不必理會,耐心等待便可。
% u0 i( J* S) ?( j& W# E對策:保持水質、耐心等待。 - Z, H. t% E+ h0 s, I2 X2 ?0 O, X
5、 單一食物厭食
+ c+ L$ _& c+ I$ M! Z7 r8 b雖然說龍魚大部分喜歡昆蟲性食物,但如果終日都是蟋蟀喂食,也許有一天它對蟋蟀不再感興趣,這時喂食河魚也許會大快朵頤,所以,綜合性喂食,對於龍魚食欲保持有好處。
( z4 ?4 R4 D1 V* w3 K4 L對策:變換食物 ' x9 U% r" [' i2 Z4 \
6、環境改變的緊迫
* P- {( O1 R0 B- i" v$ J6 X2 a5 P環境的改變包括移缸、更換了新背景、更改了缸內的布置等等都有可能,這種急迫造成龍魚長時間的拒食,同時會伴有爬缸、快速遊動、易驚、上下磨缸、呆滯一角等動作。我曾經有段時間改善了過濾出水口的聲音,使水流平穩入缸,但已經習慣水流聲音的混養缸中的龍魚都表現出緊張的狀態,易驚,同時集體拒食,恢複水流聲音後,幾天後情況消失。
# c. B: k  F- Y) x6 @對策:找到原因,能恢複的恢複,不能恢複的要耐心等待其適應過程。 ( c# t+ E  W& y! }6 S! ~
7、 混養魚的減少造成的孤獨
& l9 R: H4 k* y龍缸中一般可能會混養有虎、虹、飛鳳、等混養魚,或者直接就是混養龍缸,這種情況如果龍魚已經習慣,而突然把其混養的夥伴撈走,或者突然由混養變單養,大部分的龍魚都會拒食,可以想想的,有混養魚對於龍魚精神上是有益處的,他習慣的夥伴一旦消失,孤獨會使他不思飲食。 / G$ @/ x$ }- c. {
對策:恢複混養環境。 0 g0 ^. ]* b1 n. U! I8 {( F
8、懷孕期間 7 n# [3 H( V9 J& o2 L" s
在繁殖期間,尤其是母魚在懷卵時期,由於腹部卵巢的快速發育,使得腹部極?鼓脹,壓迫腸胃和魚,造成龍魚會有較長時間的拒食,多則幾個月,同時身體上下浮動不是很靈活,通過尾部的擺動就可以看出來,這個期間停食是必然的,不用理會,耐心籌備繁殖即可。 - {7 B' B( C- u* Y& G; L
  
( O$ R2 K6 R$ I9、季節性停食
) a, r1 w) X& u9 w- S7 z* b. o( e由於季節性的變化,尤其在北方地區,春秋階段龍魚容易停食,雖然缸中是恒溫環境,但敏感的龍魚還是能夠感覺到季節的交替,這時發生的拒食有可能不明原因,幾天後又自然恢複。 2 D: o' l% Y( D. T& x
其他造成龍魚停食的原因還有很多,飼主請遇到後耐心分析和觀察,把握龍魚狀態,輕松面對。 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用啦+ \+ T; ?  w9 _% G6 g1 _' O! M

8 d& h( O; l, ^+ }& v. L% m0 L, E5 B龍魚分類  I# D9 X4 y1 R* U* x
 
4 S, ]1 _" V; e9 _" s. m根據龍魚的分布區域可分為: ) `: F* V. o& h, E3 o) K
1) 北美洲3種
: I0 f- z; ^. |" @. \$ W2) 澳洲2種
. z3 \& s! }. {2 V3) 非洲1種 8 T! J/ W& O# `. ^
4) 亞洲1種4類 0 A4 K4 ?" W) c
(一)北美洲三種龍魚 
6 |% M/ D2 G$ n1銀帶Silver Arowana
" T3 A. d4 D8 L) ?

: Q5 w6 K* o3 U主要產地:在亞馬遜河流域
) Z! B7 o+ W! p* P& s特徵:身體扁長、尾小、頭大、幼魚時,背鰭為粉紅色底,帶藍色、身體銀亮,帶粉紅色。 成魚;巨鱗如貝殼,呈半圓形狀,魚側線有31∼35鱗片,魚體呈金屬中的銀色,略帶藍色、淺粉紅色、閃閃生光。
0 z6 n( V4 _* `7 a4 M有一對長鬍鬚,下唇較上顎為長,臀鰭梗骨有50∼55支,背鰭梗骨42∼46支,腹鰭可長到4∼6cm。
/ `  z2 l+ e- _& {此魚目前也很流行,主要原因是生命長,容易飼養與繁殖,所以牠的價格較低廉。
% |  b1 a4 B' r4 G% d* ]
9 t( E; [3 k% b; v7 s& V2. 黑帶Black Arowana* m$ B0 X9 u  n4 m# P4 B
: D8 G, }1 b2 V, H( P5 H/ O8 Z
此魚於1966年巴西裏奧河發現,體型和銀帶相似。不同點為幼魚時期,身上略帶黑色,成長後黑色漸褪,鱗片呈銀色,各鰭會變深藍色,至超大型時會趨向黑色,帶紫色、青色。此種魚容易受驚嚇,在巴西目前也受到保護 - I" r7 B* d4 H* M+ D+ D
  
& I" ^; q8 K: A9 ]# S3. 象魚Arapaima Pirarucu  C3 _1 {# C* R5 h* e7 m, Y

9 M/ @- V2 j7 u' y$ U此魚產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南美、巴西、哥倫比亞,亦有出產,此魚最大可長至5公尺,重達400公斤,一般水族箱較難飼養,在巴西當地土著,做為肉食用。此魚與一般龍魚大不相向,牠的體色為黑色,呈圓胖型,粗鱗,頭似虎頭,堅硬無比,幼魚時,身體呈墨綠色,尾鰭黑色,長大後,鱗片會有紅色鱗框,此魚無鬍鬚,成長與一般龍魚相比,生長情形快速,一年重量可達3-5公斤,繁殖快速,當4∼5歲魚即可產卵,數量可達180,000枚,卵徑達1.8公分,此魚在目本很流行,因牠是淡水魚中的巨無霸。
. Z6 `  R' d% J1 S0 j(二)澳洲龍AUSTRALIA AROWANA可分為澳洲北部的
7 M; n! F2 B, o1. 星點斑紋澳洲龍(NORTHERN BARRAMUNDI)及
3 i3 b( P' ^) a: d& ]6 G/ N0 R
# A" r3 C1 o$ F# w" H/ m: Q6 o. T( E
2. 東部星點澳洲龍(SPOTTED BARRAMUNDI)二種
! G7 `9 y9 L9 Q3 U8 m9 C
# i- ?2 X! p5 ~: L2 W$ r2 e; y, v8 e8 r' d
星點斑紋澳洲龍與東南亞龍相似,但顏色較不同,體型較小;寬度較窄,且鬍鬚較短不挺,尾鰭、背鰭、臀鰭,有金色斑紋,鱗片黃金色中帶銀色,卵粒直徑約1公分,每次產卵50∼200粒。星點澳洲龍與星點斑紋澳洲龍,相似,惟頭部較小,體側有紅色星點,臀鰭、背鰭、尾鰭,有金黃色星點斑紋稍帶黑邊,鱗片為銀綠色帶黃色,側線有35鱗片,臀鰭梗骨有31支,尾鰭梗骨有21支。 4 v7 U3 z3 d; i  d( A- A1 h. i  s
(三)非洲龍AFRICAN AROWANA
/ K6 ~" T, V8 _( u# J
- Z2 Q4 u4 @. x& D# ~1 T
1 j3 Z& W8 F  W; I  X, \分布在非洲尼羅河流域的中、上遊及非洲一帶,非洲龍的外型與東南亞、澳洲、南美洲的龍魚有些相似,最大不同點是:頭部至背鰭不是呈水平狀,而是有弧度,沒有鬍鬚,且尾鰭較小,沒有亮麗的鱗片,顏色為橄欖色帶些灰色。
9 J9 h+ ~. F& V( Z此魚吃食方面,專吃水中浮遊生物或小蝦小蟲,沒有牙齒,靠舌頭替代,成魚可長至1公尺左右,重達6公斤,卵徑約1公分。此魚擅於跳躍,故飼養時水族箱應加覆玻璃,以免躍出。
$ ?3 E: u) E, X" W# u根據在非洲發現的龍魚祇有一種,主要產區是在非洲北部尼羅河流域,及西非洲一帶。非洲龍的體型與東南亞、澳洲,南美洲的龍魚不太相似,牠的體型較為扁圓,頭粗厚。顏色為咖啡色帶些黑,但牠的顏色也會因環境的不同,而改變為淺黃色或米色;嘴小而且厚,吻端沒有鬍鬚,胸鰭與腹鰭同樣大小,尾鰭小呈圓形,腹鰭有6支梗骨;鱗片很小而且不亮麗;側線有32∼38鱗片,從鰓部超有一排鱗片帶斑點,直到尾部。
7 e0 ^- T& W* c! G此魚吃食特性與一般龍魚不同,因地沒有牙齒,雜食性,如水草、水蚤、小蟲、小魚。吃食亦可由鰓部進食即由鰓部作過濾,經由分泌黏液吸附微生物或浮遊生物送入背中,為其奇特之處,非洲龍如未經介紹,讀者很難知道,牠竟是龍魚的一種。
3 c* g! M" |) I2 p3 x牠在繁殖期間,會找尋圓形枯木或樹枝水草築巢,大小約4尺平方,卵徑約0.25公分,孵化時間約二天,由雌雄二魚一起照顧。
. V9 h( D5 o+ C7 I非洲龍在東南亞市場上,不太為龍迷所接受,但一些龍迷對蒐集不同種類龍魚,也很有興趣,此魚亦有驚人跳躍力;故飼養時,須特別注意於水族箱上加蓋。 * U: J  L' p4 H
* s% j9 q" ~- T/ \
(四)亞洲龍
5 q  ]5 q) I- W這種龍魚是真正在東南亞發現,也是最受歡迎,價格較高的一種。因各產區品種不同,而以顏色來區分,如有些地區達二種如馬來西亞的金龍、青龍;印尼的紅龍、金龍、青龍三種。我們可以以市面種類分為四種即 + c4 w! }& _5 S: G
1.印尼金龍
& Q1 K( I3 i: s2.馬來西亞金龍
; I5 Z2 }0 u+ x$ m) A& q" r- w3.印尼紅龍 / j$ A. z4 y2 f5 G0 Q# j; V
4.青龍 1 M9 p' `9 n. G' e
東南亞的龍魚,身材、體型相似修長,腹部寬呈圓弧狀,小魚時背部為水平,成為會成魚略帶弧型,腹部寬度約4∼5.5吋,鱗片粗大,側線有21∼24片鱗,腹鰭,臀鰭有向距,星鰭有14支梗骨,臀鰭有26∼27梗骨,胸鰭有7支梗骨,長度約佔魚體1/3長,腹鰭有5支梗骨,尾鰭有桃形與扇形二種,後三鰭(尾、臀、背)不相連,嘴特大呈斜狀開裂,長度超過魚眼位置,牙齒細密尖銳,張口時呈方形。眼睛大,吻部有一對鬍鬚,此魚體型最大長三尺,重達7公斤。
  Q, T5 c- R8 U7 M4 m; e9 Q& k( \此魚在繁殖方面,相當困難,每次產產卵數量約40∼300粒,卵徑約1.72公分,這類魚的特性和一般口孵類魚相向,是把魚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完成,當幼魚孵化出後會聚集於雄魚附近,夜晚雄魚張口,把全部幼魚含在口中,通常此種口孵不保護幼魚的工作,由雄魚負責,但若數量過多時,雌魚偶而也會分擔部份的口孵工作。 - y) Z" v; ^  E* m
  
" P) K5 j0 t9 E( v1 ~, J  Q1. 金龍 (GOLDEN AROWANA) # _4 D) J3 f  z' k
特徵:魚體背部為墨綠色,包含背鰭及尾鰭上半部。鱗框為閃耀的金黃色,好的金龍金黃色澤甚至會發至鱗片的1/2。鰓蓋部份沒有紅色印塊,而完全呈現出亮麗金黃色。 & C! o' h8 T$ }. N* V, d/ B
此種魚在印尼相當流行,在東南亞各國也相當受歡迎因其價格適中,魚種漂亮,主要產地在印尼的加裏曼丹及蘇門達臘。7 P! f& ~. Z7 L8 L$ o1 C

' p. O/ Z4 Z1 T9 q. b2. 過背金龍 (MALAYAN BONYTONGUE)9 ^2 ~1 b% w. ?9 i- ^- n& p5 Q

' M% H$ b& }* r" q* ]( e0 F/ ]% V0 _( X6 y! o
特徵:與金龍相似,惟一不同點即為牠金色鱗片,越過墨綠色的背部全身呈現金亮。
% P( [/ E7 y9 m* z1 p. c此魚須自然繁殖數量少,但市場需求量大,較價格昂貴,僅次於紅龍的價格,在東南亞也是一種相當受歡迎的一種龍魚。 2 e1 c8 G2 e1 r) z  ]: M$ s
# Q: U5 M& |! R: y2 }6 a8 _9 w
3. 紅龍 (RED AROWANA)
' V& d+ D# `* W8 k. x1 R4 J! A% L9 B) g% W0 k* B1 |

: y5 H# a7 f7 c% r, m% z3 I% u特徵:鰓蓋部份有特別的紅色印塊,各部位的鰭與鱗框的顏色可分為橘色、粉紅色、深紅色、血紅色(台灣稱血紅龍),全身閃閃生光,展現出特有的魅力。   x0 m' z( n1 K) p' G% M) y
此魚在香港稱為「紅金龍吐珠」,馬來西亞華僑稱為「旺家魚」,產地祇有在印尼的加裏曼丹及蘇門達臘,須自然繁殖,目前此品種瀕於絕種邊緣,而受到華盛頓條約所保護。
/ C( X3 E, g- P) H9 U) I$ R$ a2 \0 d7 b+ k2 k- _0 q' z9 I
4. 青龍 (GREEN AROWANA) 3 b7 F* V9 R0 D: C: a7 C  |
特徵:鱗片青色,體型較其他種類龍魚短小,側線特別顯露。 7 [4 r% Z" f! x: P3 ^! i1 f
此魚產地在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可以用人工繁殖,以鱗片呈紫色斑塊的青龍最為名貴,其它青龍則是最便宜的一種龍魚。 7 Z; W7 y# i* T; X: N5 p! s
關於龍魚在市面上較受歡迎可分為三種六類,分別為 ! `# F: v- i1 Q/ }$ F& L: z. T
1.紅尾金龍(印尼產) $ k2 T" R9 k+ [8 D
2.過背金龍(馬來西亞)
, x. i# P5 u, E* ?. z& o* W3.印尼紅龍(印尼產) ) N* i# M/ ~% _2 z3 P: K! F
4.青龍(東南亞) ! J- K. S2 R3 w5 ?2 X$ r' W' y
5.銀帶(南美產)
; f$ O% @5 C/ L8 \9 _  A6.黑帶(南美產)
* y3 T8 b; z! V" n1 h, m
+ Z& L0 Y: T0 u5 z4 E以上資料都為網路收尋來在做整理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歡迎光臨 Julybee Club

GMT+8, 2-11-2025 17:07 , Processed in 0.7641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