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05:05
/ a9 E W3 i9 C' v$ A7 a3 u' a1 O3 ~; n& E
【明報專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武王曹操葬身何處?中國考古專家昨天揭開了這個千年之謎,認定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的一座東漢古墓,就是文獻記載中的曹操高陵。專家指出,墓中出土的刻銘石牌是證明墓主身分的有力證據,而墓裏一具男性骸骨,可能就是曹操。+ f( s2 s _& W2 f- D, {" b
2 j" O. X) A" { u/ A河南省文物局與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學者,昨晨在北京開記者會公布了曹操墓的發現詳情。這座佔地約740平方米的磚墓,位於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墓的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拱頂墓道貫連前後室和四個側室。前後室頂部為四角攢頂,東西兩側各有一個耳室。兩個土坑磚石墓室最深離地16米。
# O; y3 d% y3 z& g9 O6 j
0 B5 J) ^' a: M4 Z, H$ r! M/ f男骸骨料為曹操遺骨+ ^& r' t4 Y2 ^) l. y
! `% [3 f& @! l8 K3 Y) n0 \
考古學家在墓室發現部分人頭骨、肢骨等,經初步鑑定為一男兩女;其中墓主人為60歲左右男性,與曹操終年66歲脗合,故專家推測那應該是曹操的遺骨。. h( N/ E# N% s! e" X* Z8 w
, R8 a7 I5 ^! m f. j+ P
專家指出,陵墓雖曾多次被盜掘,但值得慶幸的是,它仍保存了一些重要的陪葬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去年12月獲批准進行考古發掘和追繳被盜品以來,共起出了200多件器物。其中出土刻銘石牌59件,有長方形、圭形等,銘文記錄了隨葬物品的名稱和數量。. D4 {" c7 i2 b7 M J9 k }; N
% ^& M4 Y$ d2 C- h# p7 G6 g這些物品中尤以8件圭形石牌最為珍貴,分別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謚號為「武王」,這些銘文器物成為證明墓主就是曹操的最有力證據。此外,文獻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也可從這座墓葬取得印證。- P; A9 i$ I2 h1 v$ z3 ^- z1 ^
0 u G( h+ _: l6 }: @( Q' B, o開啟曹魏研究新篇章
4 b6 y$ y/ r \% X9 W0 o% O m4 Q8 Z/ x
其他出土器物,主要有銅帶鉤、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龜、石壁,以及大量畫像石殘塊。那批畫像石畫工精細嫺熟,雕刻精美,內容豐富,有「神獸」、「七女復仇」等圖案,並刻有「咸陽令」、「紀梁」、「侍郎」、「宋王車」、「文王十子」、「飲酒人」等文字,屬漢畫像石精品。0 [: F. e' r6 f4 t2 a. x
; \. N$ `5 V6 ^ N* w8 `考古專家認為,曹操高陵的發現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既印證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謚號及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有關記載均屬確鑿可靠的信史外,還提供許多新歷史信息,為研究曹操及漢魏歷史開啟新的篇章。
3 T) @& _$ b! Y/ Q+ ?9 b* G( ? c/ E, ^- D' L `
明報記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