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巴士速攻-夜月淨天(M仔)
' w( H' a. k5 z t來源:forum.tgbus.com
, q& M- T+ v8 `( v( r& ~- M
& }3 N$ v4 Y: T0 `+ Y+ ~3 ]: g/ ?, V. @- u$ K7 \7 m/ R$ N$ S( `9 l7 M
遊戲名稱: | 銀河戰士: 另一個M | 遊戲原名: | Metroid: Other M | 對應平臺: | Wii | 遊戲類型: | ACT | 遊戲版本: | 北美 | 發售日期: | 2010/ 08/31 | 年齡限制: | 13+ | 遊戲人數: | 1 | 發行廠商: | Nintendo | 對應周邊: | / |
% ~& f2 u& h+ ~+ L+ c! ^4 x; l8 d
- p6 ]4 H3 L% v4 K遊戲簡介:4 {! ]4 z* h' o0 \2 j' ], h
9 {# R+ z5 D* i0 L3 H) [
《銀河戰士》既為任天堂三劍客之一, 可謂是馬里奧和林克的小師妹。自從07年完結了三部曲之後, 就一直沒有動靜, 作為一款歷時24年的經典作品, 若然就此斷絕確為可惜。所以到了三年後的今天, 最強的銀河禦姐- 薩姆斯•貝莉重披戰甲再次登陸在Wii上, 而這次並不是再戰Metroid這種老掉牙的劇情, 而是接到了銀河聯邦部隊一個代號為"Baby's Cry"的SOS信號... # A5 t5 X' e: a1 K& P# i
. T+ L3 L& ~! a! s, q雖然本作《銀河戰士: 另一個M》是三部曲後的正統續作, 但是並沒有繼承了一貫的遊戲方式- 全3D射擊探索解迷。而是選擇了與TECMO旗下的遊戲製作小組Team NINJA合作, 製作出結合了射擊以及近身格鬥的《銀河戰士》。就讓我們一同看看這次是集系列作品大成的藝術品, 還是返璞歸真的次世代紅白機之作吧? 7 K" Y. F6 V. p+ ]2 p
5 D! Q Z; A3 Z9 r3 f
S: Q, L% Y2 m
6 D4 ^+ L; A0 D
5 C. ^ D& K3 K" t
2 a. F7 y: o& g4 x) x1 K, ~+ }- @7 _
# Q# e5 m1 {1 z+ Q0 u$ y
' C" U1 t5 r; L2 L0 m6 f" N& o5 X" G
& ?7 }; y, k3 F& k) M! d+ s4 F5 l- ~7 d7 G1 g
^$ x; s2 p- U# d遊戲畫面&音效 ( K0 R8 T2 d( k7 \+ E
甫進入遊戲, 高品質的CG動畫立即映入眼簾, 承接著第三集的結局, 把Metroid母體KO後薩姐成為了全銀河系的英雄。相信這段CG的質素上不但能夠震懾玩家, 在劇情上也能令到系列支持者熱血沸騰。華麗的CG過後, 僅僅是一個鏡頭的轉折就直接帶入即時遊戲畫面。這種帶入遊戲的方式讓看倌們都會在這一瞬間裏產生錯覺- 遊戲畫面成功達到了CG的質素。 3 p( |8 x: F( O( t
) M9 b' v. }0 r. b/ e
) _) X$ z7 Y8 ~9 w7 l2 B% N8 E. W
4 m) ^! ^: H9 L: I; V. P; w
8 m8 t* T/ m! i+ k* D$ g8 {4 _顯然, 遊戲即時畫面與CG質素還是相差了一段距離, 但仍然相當給力。由於主要的視角從第一身轉成第三身, 很多會"暈車"的玩家們也變得能接受本作。而相對地, 由於這樣的轉變, 本次製作最別出心裁的地方不是細緻的建材, 而是薩姐的造形以及動作。結合了Team NINJA的技術, 原本只會開電磁炮和拉機關的薩姐, 變成了一個精通各種關節技以及近接格鬥的萬能戰士。 5 L- @1 c- o5 T% c
( E6 w M6 ~' _9 E# g' ] I6 B- i7 K9 U( V) _
8 |7 H; C" f( b- S2 u3 S1 e4 L' L* _9 R* D
0 X: y9 s" L6 E, {6 u6 ?# n+ F- r8 ^3 s, x- I, w6 j
動作非常流麗, 還能夠忍龍式跳牆3 X6 ]; d/ ~7 ~; J- Y. f
, [! I! P3 y9 m7 ^3 u& u, c5 E
場景雖宏大, 顯得人渺小& b) z. a$ I" r$ L7 a6 g+ e& }1 N/ N
4 M" n+ k3 N" I) B( _) k薩姐新習得的各種多彩動作固然是本作的亮點之一。此外, 強大的電影表現手法亦是本作的另一個賣點。過往無論是任天堂自家製作的, 還是代理的遊戲都是很傳統的流水式表達整個故事, 而這次《銀河戰士: 另一個M》不論是故事的敍述方式、分鏡和視角都帶有非常強烈的電影感。整個故事的推進就好像看一場電影一樣, 故事的穿插以及插敍式的描述都讓玩家很直觀地理解到薩姐的過去和故事的來龍去脈。 1 E |# T5 [7 T. K! f6 d
2 O7 c& f: s( d) H
* X0 S$ H( Z, y+ m+ P8 n+ h4 g0 o9 l6 B: v$ @
, k/ |/ y$ j& x" B: c* E O$ N4 ]" D1 ]6 D
說到電影感, 自然不得不提及到本作的BGM與音效。音樂方面還是保持著一種寧靜感, 一般情況之下沒有什麼激情的BGM伴隨著。但是到了一些劇情或者Boss戰時, 激情的BGM就會向起。好吧, 其實我真的覺得BGM並不是什麼賣點。 真正的賣點最後還是落在薩姐的身上, 過往一直作為孤高賞金獵人的薩姐, 並不易開口說話。但是到了本作, 不停的回憶加上自述, 令我們重新認識了這位元薩姐。雖然薩姐是難得的開金口, 但是美版的聲優顯然不太給力, 平淡的口吻非但維持不了禦姐的氣質, 卻讓人感到異常的乏味, 加上不太激昂的BGM, 劇情一拉長就容易讓人沉睡。
& A7 P3 T# o+ G @; v6 B$ b. x% g* I4 o0 |
, W, @* A) u0 c; f9 R" J遊戲操作&系統3 t8 Z0 |( K6 E: A
7 v0 R: V, |; O$ H) ^+ e9 e$ D「橫放(第三身視角) 」
8 s& p7 h6 I& ?9 m1 ~& i十字鍵: 移動 + H. T' g+ v9 W! ]
A: 變球
; q2 j7 ]# f5 [$ I9 ^1: 射擊
8 V! v# K7 L3 K$ c3 ^( p(變球後是放置炸彈)
7 D \! r- Z& B0 D+ F: Z+ c# J( t1(緊按): 蓄力射擊 1 `! O# [9 N) r/ \0 a8 z
(變球後是使用超級炸彈) $ f. ^9 W+ V1 q& A9 D
2: 跳躍
9 }& E4 }. @3 m3 I+&-: 暫停&菜單 . a% K4 p# n& U4 w& m, r
7 e- D- U4 v/ P" W
& W' w; X. t, M' P/ |6 l; V* U「指向螢幕(第一身視角) 」 A. m' u% [, D
A: 調查&射擊 5 _7 ^, r( Q# N! ?: P% H8 h
B(緊按): 移動視角 % ^2 Z/ A4 x+ t G. ?% d
B(緊按選定後)+A: 使用導彈 ' ^; Z& o4 [1 ?( ~! Z
+&-: 暫停&菜單 : m" c3 C8 g" ^0 Y1 H1 }7 I# K
9 ]1 N1 G6 `, n! A2 \: M) }
' W4 K$ p% f/ N
& H+ h; ]7 @( |4 P$ b/ ?" H7 L
由於整個遊戲的設計理念是"次世代紅白機", 所以操控方式也是相當簡便- 捨棄"雞腿", 一柄通行。雖然說本作不像前三部曲那樣是第一身射擊, 但仍然沒有捨棄第一身視角的處理。遊戲的控制方式分為兩種, 橫放的第三身射擊以及豎直的第一身射擊。
" Y3 ?/ N( m# x/ |
% Q: C. R l- X當然, 兩者之中還是第三身射擊是主導, 第一身視角主要是進行搜索和發射導彈。雖然結合了第一身和第三身很有新意, 但亦是其控制上的敗筆。遊戲中有很多地方都要使用導彈, 所以兩種視角之間的切換就變得尤其重要, 非常講究反應、速度和準繩, 而且第一身視角是不能移動的, 換言之要射導彈就要站著給人射...這點相信已經令很大部分玩家都相當無語。 `4 v- [5 Z ^9 u
" q' Q& r7 a. E6 W& ^, U% @
雖然在操作上很多地方都要重新適應, 但是借著全新的操作而衍生出來的系統很有新意。無論是遊戲的節奏或是爽快度上都有很高的提升。 . g" B$ B& M [$ T* z9 ?: R/ r
5 f$ v% j$ m/ t; a1 ?6 E
; G4 x; m9 x6 t" D「近戰攻擊」
# i% Q) H$ y% ^ d- g$ e! U* z8 h, D: m5 i9 c! e
發動條件: 跳上怪物的頭部、射擊蓄力後接近
5 W/ V/ J' J( J% c9 h; z7 B% E/ I1 V, g4 i, N; O: z$ u
作為借助了TEAM NINJA技術的最大成果。薩姐的近戰攻擊力大幅上升, 不但踩頭後零距離射擊, 而且還會因應不同的怪物而使用關節技, 遇上會飛的昆蟲甚至直接拉下來把翼掰掉, 其霸氣程度直迫奎爺。
6 \! w+ y5 T/ v0 B0 Q" l) k
6 g0 k8 K: ]. b, m' D0 a「回避射擊」
- A/ o6 W1 G& K5 s8 f1 i0 l
7 F7 z, L( G! q: A' y發動條件: 受到攻擊瞬間方向鍵 . D0 H% B# V/ p$ f7 j$ H
: u4 q& t- z, \- |2 B
同樣是TEAM NINJA的傑出設定, 令薩姐擁有仿如忍者般的身手, 使用原理其實就跟一閃差不多, 對敵人的攻擊連消帶打, 而且回避後緊按攻擊鍵還能一瞬間滿蓄力。但是回避後的落點和射擊方向令人很無語...
2 \9 p* ?5 X" Q
/ I4 H' I0 ^. p* l* m- M「自動修復」. d F( f: G7 e. C8 z0 e
4 o/ k7 L6 |4 g6 X* R! w, ?
發動條件: 導彈消費or生命力只剩最後一格並低於30, 緊按A把Wiimote豎直
- L8 q" F% G" C8 V$ y9 J/ ]+ h4 d2 `5 }! W* x
由於關卡裏只有在Save Point可以完美修復裝甲和殘彈, 中途並沒有任何回復道具。所以本技能尤其重要。而且本作的導彈使用密度很高, 所以每經過一些安全地方, 有事沒事都補充一下。注意, 體力的回復是需要一次性補滿, 如果回復途中斷掉, 仍然是修復前的血量。
2 I* ]* ^% n. ]/ `
5 g* N2 Y! y! X「儲存點」
" z5 @3 A( \- R# c- ]5 P7 P' w" r K0 x7 F3 G* ]
本作並不像一般歐美遊戲, 是採取定點式儲存。儲存點在地圖上是以N為標示, 儲存點的重要性除了是save和補給之外, 還是開啟新地圖的, 所以請玩家經過就要save。
6 y9 @' ?& J- B9 C, c1 q( `# P5 L J+ [( v0 C
「收集系統」
8 N; D4 S/ K8 h f4 O1 B4 c4 }& t; V3 O& E
為了增加耐玩性, 這是少不了的系統。本作的收集除了是完成度之外, 其實也是薩姐提高能力的關鍵。紅色罐是增加一格血槽, 藍罐是增加一顆導彈數, 還有一直是增加武裝特效之類的。所有罐子在地圖上都會有藍點標示, 相當貼心。
Y+ N8 M5 A2 s+ R# q% ~
- z _, r/ s& Q6 f! Z- x
: L# n t6 B' Y; M% }3 I遊戲性&總結: 2 l& j/ Y* Z9 c. E5 |5 U7 J/ [! P
' k% z7 w# N8 V: |( \/ U V. E: R作為《銀河戰士》這個經典作品的正式續作, 雖然遊戲的方式翻了個新, 但是薩姐的魅力依然非凡。可能全新的操作, 令支持者難以適應, 但是卻能令更多的新玩家接受。簡單來說, 遊戲的整體內容就是一套3D版的洛克人, 或者可以說是射擊版的忍龍。但是又有一點分別, 主要是因為解迷成份相當重, 真正難到玩家的可能並不是什麼強大的Boss或者變態的彈幕, 而是各種強制進入的搜索模式和解迷。
0 V! Q5 `* M! r5 y' c! j' k( B
( R9 U: M3 I" y0 \7 A c- `! o: l- q% M9 y/ E# r7 y9 n
* E s( i# q: `' E% l2 i# K1 G8 X/ t: x! w1 ^- t
7 @3 j2 Y+ v N) J- [+ U$ q解迷成份占了很重的戲份, 相對地射擊的部份也就減弱了。雖然本作把射擊和動作合二為一, 令整體的爽快度和節奏提高, 但戰鬥的變化減弱。薩姐的武裝顯然減弱了, 不再像以前那樣能夠試用各種千奇百怪的武器, 即使過去各種武裝能夠隨著流程而一一取回, 但最後還是經常處於打圈跑, 然後蓄力射擊放導彈把對方磨死。不過, 當然也不乏需要動腦筋才能幹掉的Boss。
0 k' p8 N" _" A+ f6 p+ ^" r% z2 Q+ U/ q* q( H% y
& s4 f8 O( o9 Y. c1 g. C- H( h0 l l4 q7 w& L: J
3 _- P% u2 g% z# m S7 ~# c! O6 L
/ z6 \, n G$ C9 W4 Q' x
或者, 「另一個M」其實就是詮釋著本作是Metroid的另一種形態。無論是遊戲的方式和操作是"另一個M", 而且那位最強的銀河禦姐- 薩姆斯•阿蘭(Samus Ara)也必須重新認識。本作的劇情完全地翻起了薩姐複雜且神秘的過去, 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薩姐。或者很多人都不習慣過往那位獨來獨往沉默寡言的禦姐, 變成了一個貌似叔控而且經常碎碎念的乙女。但是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去, 就讓我們一同暢快體驗「另一個Metroid、另一個Samus Ara」。2 @1 U6 f6 Z# R+ s! [! X
) O9 ^2 T/ U v# F' \
0 ~, q$ L9 }( l6 T- S, S C: u* L
& P+ L' G3 [3 J5 h
7 c y0 x( Z" P
疑似叔控的Samus..... ! B N. Z# `* k! ]
- S. G* C3 r9 @' O. B/ f(薩姐按: 人家只把Adam司令當父親看!!) o8 q% Q Y9 ~+ }# Y5 L" A
8 o$ i W# ^# n: t' _9 N. u$ f' V5 e. n& R( R$ N( f- J
本作誠意推介給: 4 E) B& m+ F7 J. Z7 @
1. 喜歡ACT類型、
3 W( w% r% z4 G! R9 O2 g2. 《銀河戰士》系列支持者、
& e# m3 F$ L% W& C3. 一直對《銀河戰士》, 但又怕暈車、
6 r0 [" R; T# B6 i J# v4. 近期有意替Wii解開封印的玩家們。
+ G4 F$ \* m) P; S6 O( X完成本作流程約需10小時。* n0 B8 g _2 [! \) _; V
2 b" D% N! ?7 A* W4 h
; M1 r F9 J+ e+ E7 Q8 r
2 a+ l# V* G7 R. L" J, s$ Y
! x& s: U/ t" h
x5 E. D8 B! t$ x* k1 f. [+ P0 A" Z3 l- {5 \. g
. O$ e0 z$ u. {8 A, e* R6 F2 ]
$ Y5 M& E s. @9 d
$ H( w5 o8 C* O) T8 W
| 銀河戰士: 另一個M
$ ], t, U I. c" M | 畫面 | 聲音 | 操作 | 遊戲性 | 遊戲系統 | 總評 | 9 | 7.5 | 8 [/td] [td] 9 | 9 | 8.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