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6687|回復: 1

龍魚資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8-9-2009 23:16: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準備養龍魚或準備做龍魚生意的必需詳細閱讀
/ \1 Z) D5 X  W! ~: _3 Q. Y+ L4 v" L9 ?2 z& v& V
1.入門編:
" V" m1 C/ Y1 Q5 R& Y' ~. R
龍魚外部身體構造

. @/ o  K; A5 S5 c4 O- b7 x# a& K# \4 T0 W6 P
' L. u( B3 u4 E$ `

, k- k# T5 |! ]: [4 j6 O6 E$ g8 q% s; g  V/ _) _* n4 R
亞洲龍魚所需要均衡 的營養,和含磷量高的食物。
9 d( R: o% J3 d4 K- h  ~一般的魚隻依消化系統的不同,可分為有胃魚與無胃魚隻、而龍是具有胃部器官能分泌胃酸的魚類,則稱為有胃魚類,龍魚就是這種具有胃部組織能分胃酸的有胃魚,通常這類魚種以肉食性為大宗。
; R* \# Y5 r  U" q' v: a: P
牠的消化系統主要是靠胃酸強力腐蝕食物後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因此他的腸組織會較一般無胃類的魚隻來的短許多,在營養方面的攝取則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動物性蛋白質一般含熱量較高,因此當龍魚熱量攝取足夠時,便不會再就食,所以龍魚因為有強力的胃部器官,對於飽食感較為敏銳,因此在熱量堆積的夠多時,往往會有拒食的情況。; ?! A. N( y5 n) A* X7 Z
在營養需求方面,龍魚是獵食活物的,亞洲龍魚跟美洲龍魚的情況又有些差異,一般人都認為亞龍魚的主食是昆蟲,其實這是DISCOVERY的誤導,亞洲龍魚的產地,要吃到昆蟲很困難,可以說幾乎吃不到,因此還是以水中的魚蝦做為主食,龍魚是一種大型的魚隻,大型的魚隻在成長時所需要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會較一些小型魚需求來的更大,而身體的結構不同,相對的要求的物質也不同。 1 p% `1 s8 W$ a9 j7 f6 T' T
現在是探討亞龍魚食物的來源,野生的龍魚幾乎只要會動的能就食入口的獵物都是牠的食物,說到這,很多人會覺得不服氣,會說那即然什麼都吃了,為什麼龍魚的主食並不是昆蟲,而是以水中的大小魚蝦為主呢? 9 Q6 A; Q- g' W! b% }1 G
樹梢上的昆蟲之所以不能成為龍魚的主食,主要是跟環境有關係,全世界在水中生長並能夠長的離水面最近的植物只有紅樹林,而這種植物的生長條件必需在淡海水汽水域中成長,亞龍魚原生地的雨林之中並沒有適當的環境條件生長著這麼奇特的植物,唯有在洪水期淹水的情況之下,才能夠使樹枝接近水面,讓昆蟲有機接近龍魚,而這個時期在龍魚的週年生長期中是很短暫的,而若說岸邊草區的昆蟲會不會成為龍魚獵食的目標,依龍魚的獵食動作分析,要能構成讓龍魚垂直跳躍才行,要滿足這種條件,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並不能讓昆蟲成為龍魚的主食,充其數只能算是點心罷了!基於此因,龍魚還是以水中的魚蝦做為主食,也唯有水中的魚蝦能夠讓大型魚的體型能快速增長,龍魚的上層性迴遊習性,並不是為外傳的因為要吃昆蟲而演化出的習性,反而是為了吃小魚小蝦所演化而來的行為,一般的小魚小蝦,在幼年期,為了要躲避來自水中的各種大型魚的獵食,一出生就會很本能的靠近水面求生並且儘可能的躲在岸邊草堆之中,於是龍魚跟著演化成上層遊性的魚隻,主因還是龍魚吃的食物是一口吞的,雖然龍魚是種凶猛的魚類,但牠並不像猛魚或牙魚之類的大型魚隻,能有足夠的顎力撕裂其他的魚體,所以他並不以大魚為食,而是以能夠吞食的大小為主,在分析了環境因素之後,可以很確定的龍魚的主食是小魚小蝦.
+ q* |! x" {$ A% _& a
以營養的成份分析 :- p: N# Z2 l. g# @
以營養的成份分析,肉食性動物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的動物性蛋白質及鈣與磷這種物質來助其快速成長,而昆蟲類並沒有這樣的條件,昆蟲類含量最高的是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礦物質則較缺乏,在一般養殖學中,我們長久以來的研究,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對於魚類而言,可以大量的堆積成脂肪,但若要增長體長,得需要有一定量的磷與鈣及其他無機礦物質才行,尤其是適量的磷,能夠讓魚體具有加速成長的效果,在大自然中,掠食者在幼年期,也是其他掠食者的食物,若龍魚以昆蟲為主食,便無法達成快速增長體型的條件,而將淪為其他掠食者的食物,甚至是龍魚的食物。因此在幼魚至亞成龍期的二年之間,是龍魚快速增長體型的黃金時期,環境中有適當的小魚為獵食對象,相形之下便是龍魚快速成長的關鍵,所以綜合上述二種觀點,亞龍魚的主食不是昆蟲而是魚蝦。3 B3 O9 E' d4 n$ K
; `; c7 Y: \1 Q
 樓主| 發表於 18-9-2009 23:18:17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下就魚類的各種所需營養(以下資料參考魚類營養與飼料一書)
' F5 [/ h9 U+ ]% n4 W6 T
, z7 b! j: ]/ g) s; }6 M3 v, o. ]
一、蛋白質
: ! X7 k+ R% ]) `7 ~; [; {
蛋白質是生長跟維持生命的必要能量,在消化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之中,分解成胺基酸後才被吸收,吸收的胺基酸才會再被合成為所需的蛋白質。因此蛋白質是合成為動物所需蛋白質的必備養份,也是胺基酸的重要介質。而胺基酸的主要作用在於讓魚產生生長所需的蛋白質與運動所需的能源並使分解的組織蛋白質復原。

1 {# \) _2 H9 z: V2 n/ u1 G
二、碳水化合物
: , u6 ?7 E. {- J8 H- \( S  B
碳水化合物主要成份是澱粉及纖維素。食物中含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蛋白質的利用效率,換而言之,碳水化合物是蛋白質的輔助性物質。但肉食性魚類對於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較差。
, \( q, n# J" k4 f  ?+ e4 w& C
; B3 R$ H! ?! `
三、脂質
: * O  [  f- J+ n  G# o& ]
脂質是除了蛋白質以外重要的能源來源,而以肉食性魚類利用性較高,脂質又稱為EFA,是繼蛋白之外能將能量供給給各類胺基酸後轉化為蛋白質的重要物質,因此,有些魚類會在食物充足時大量堆積脂質,以做為食物短缺時的蛋白質主要來源。在脂質的研究中以缺乏亞油酸(18:2w6)將造成阻礙生長與體色褪色的現象。偏偏這種物質是魚類所欠缺的,反而以昆蟲的含量最高,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吃蟑螂的龍魚,若本質好的話,體色會有較佳的表現,此外若缺乏亞麻酸(18:3w3)則僅會造成妨礙生長,至於其他的脂肪類別,對於魚類而言便沒有上述二種來的重要了,亞麻酸可以從小魚小蝦這類食物中取得,但若亞油酸攝取過量,則會造成脂肪的過度堆積對魚體反而有害而無利,因此建議不得以昆蟲做為主食,但可做為必要的副食。

( L8 c5 k1 p% G% S, H
% E* a1 @4 R9 V* i
四、維生素(維他命
) - C6 O0 S+ i3 f) U0 Z! v) n
維生素是魚類是否能均衡及健康成長的主要誘因,若缺乏某些維生素,則會使得魚隻出現各種程度不一的維生素缺乏症狀,以下就龍魚缺乏維生素(參考魚類營養與飼料一書”)所發生的問題簡略說明
:
9 p* @7 @( w! U0 ~& b( F0 W: T$ T0 O  P2 w4 X
1.
酸缺乏
: + p- [0 o& w! l/ n5 x
食慾不振、運動性差、腸胃障礙或水腫(但並非腹水,而是指腸胃組織水腫肥大,這種情況解剖病魚後可以發現)
% E/ f. N8 v4 v9 p& ^
# a5 l7 j' ?: W+ E- C
2.
維生素C缺乏
:
1 O# B( F6 W* u+ Q1 d, S/ X
這類的維生素缺乏,主要以骨質組織與傷口復原能力或經常性碰撞出血的影響最大,缺乏維生素C將導致:脊椎側彎、前彎,骨膠原形成的損傷,及各種物理性傷害後難以復原的現象。一旦發生脊椎側彎現象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馬上於食物中加入大量的維他命C,以防止進一步的側彎。另外維生素C的缺乏並不會讓魚隻有拒食或運動不良的現象,所以大部份會為人為所忽略。
0 G9 z& H/ A6 z- O
3.
維生素B1缺乏
: , f9 @# @- r$ m' w7 f  j$ [( |& ^
食慾不振、肌肉痙攣(死亡前痙攣)、喪失平衡感、喪失距離感。
( G) W( b" a* L6 a
: L. p* w% O: G1 w  j
4.維生素B2缺乏:
, `# j2 w: H4 P
維生素缺乏會造成水晶體混濁(也就是發生白內障的現象)、食慾不振,會使死亡率增加。所以一般發生白內障,若非六鞭毛蟲或其它寄生蟲所引起的,要特別注意是否為維生素B1缺乏症所肇致的現象,這種情況不會是遺傳的,天底下沒有天生白內障的魚,只有白化朣孔的魚,請特別注意這點。
2 f" \- w- A8 }
5.
維生素B6缺乏
:
1 i9 N& b8 j( R
缺乏維生素B6,將肇致食慾不振、運動能力失調,容易緊張(神經質)、腹水、呼吸急促,軟鰓內吸(內翻)現象。內翻鰓的魚雖然少見,但通常補充B6或整個B群即可改善並痊癒。

1 z- V7 v- t4 a) D0 l6 f6.
維生素B12缺乏
:
4 f  Y" G8 r. v5 T8 Y. ^& K3 A( gB12
的缺乏主要反應在血液的結構與體色影響,並造成抵抗力變差,容易受疾病感染等現魚,以血液而言,會造成血球數與血色蛋白質異常變化,在中大型魚之中,紅血球會產生組織不全或斷裂的現象,並出現大量不正常的血球,換而言之就是貧血。

, m" N$ J5 I6 F$ }, R6 d+ y+ _7.
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AD等為溶脂性維生素,在溶脂性維生素中,以缺乏A的影響較大,其他類的溶脂性維生素,對於魚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 F2 z2 c2 h+ d# W/ V+ ]9 L' a& ^! ~
維生素A缺乏的表現為生長速度明顯下降、體色變白、眼球與鰭基部充血、貧血、肝萎縮等現象。
  g3 O' L5 Y8 w1 O4 k5 ]2 a2 r
 

  J3 }! b# y; `4 T# G* ?8.
泛酸缺乏
:
( Z; j& [, k& X. v8 z
食慾不振;鰓絲呈桿狀,分泌物增加覆蓋整個鰓片,造成呼吸困難各鰭下垂。動作有遲緩現象。

" S+ X$ Q2 z6 ~  [% U# R% M3 a/ E5 [( V- X
9.
肌酸缺乏
: $ i# {- ]1 M; y- j9 r+ R% J8 A# K
生長遲緩腸胃澎漲,解剖腸道後將會發現腸道變成灰白色。
* o, d( f! y6 f4 t9 y. C
10.
無機礦物質缺乏
: : V, R( V4 a, g. R
根據研究,魚類的無機物質缺乏而導致魚隻異常的元素有磷、鈣、鎂、碘、鋅、錳、鐵、銅、硒及鈷。這些無機物,我們總統為微量元素,在天然的水中均會含帶有這些微量元素,魚隻的攝取較不會有問題,但是,若是使用像逆滲透或是一些純水飼養魚隻,再加上所給予的食物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便會出現問題,以魚隻而言,魚體的總鈣約佔80%儲存於骨骼中,10%存在於皮膚(包含磷),而總磷則佔50~60%於骨骼中。一般的水溶性微量元素,魚隻均可獲得,然而所有的微量元素之中,水溶性磷魚隻最不容易吸收,而以吃食含磷高魚餌的效果最佳,含磷高的食物以小魚及其他脊椎動物的含量最高,昆蟲含量最少甚至沒有,尤其是鯉科的魚隻,以龍魚而言,鈣磷質不足所產生的立即影響就是蝕鱗,因此我們常看到一些魚隻,生活在最佳設備之中,給予源源不絕的食物,但反而出現蝕鱗或過度肥胖的問題,均是飼主太過於愛魚心切所導致之問題。

0 G, `& S) A7 Q* s
其它的微量元素缺乏亦會對魚隻產生程序不一的影響,若缺鐵時,會造成低色素性小球性貧血,缺乏鋅時會出現生長不良、死亡率高、鰭與皮膚的炎症,甚至會引發白內障。錳在魚體中骨額含量是最高的,若缺乏錳,會造成魚體柄部生長異常,會有萎縮現象,若同時又缺乏磷,那就會造成骨質發育不全。銅是主要存在於魚的肝臟之中,若缺乏銅,則會造成體重無法增加。最後是鈷,鈷這種物質是維生素B12的主要構成元素,欠缺時會造成上述B12缺乏的症狀。硒的生理作用與維生素E的作用有很密切的關係,當缺乏是類元素時,魚隻會產生肌肉發育不良,以幼魚致死率高的現象。而存在於甲狀線中的碘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物質,若缺乏碘則會造成魚隻的暴斃。

. [# w" m/ u5 }8 |$ G* R. b
若您使用的水為天然供水不經人工強制過濾的,上述這些微量元素幾乎能溶於水中, 對於使用逆滲透的飼主,建議您在每次換水時,務必要添加微量元素至您的缸中,以補充因強制過濾後所欠缺的微量元素,此外建議各位飼主們以含磷量高的小魚做為主食,以昆蟲類或其他食物作副食,讓營養均衡,如此必能常保魚隻健康成長。對於三年以上的龍魚,則建議可以訓食人工餌料,較能達到均衡的營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8-9-2009 23:20:41 | 顯示全部樓層
總結: : K. P1 V/ V% L
龍魚的所需營養,應以各階段不同,最佳的基礎食物應為含磷較高的魚類為主,因為磷是龍魚最缺乏的元素,然為求營養均衡,應佐以適量昆蟲或蝦類等餌食。對於使用淨水設備或水中微量元素不足的飼主而言,固定添加微量元素絕對有其必要,當魚隻發生慢性疾病時,請先以檢討食物配置是否得當,以改變魚隻的吃食習慣,再觀察慢性疾病是否有改善,不要急於下放任何藥物,因為所有的營養缺乏症均不會造成立即的危險。

: |! A$ N( ~. }) @7 ^3 }
對於水質的檢測工作,必需固定且經常施行,藉以明白魚隻所欠缺的物質為何?最好能於每次檢測數值後做下紀錄,以備於魚隻有問題時能提供給所有?友或有關的專業人士進行判斷病因。

# ?- e- |, O2 S( P% R% q
若魚隻有很明顯的維生素缺乏症時,可使用綜合維他命注射於食物之中,讓魚隻獲取足夠的維生素。

; A1 r- b/ v6 o
含磷量高的食物:
1 n! {; i$ [, ^" J
:
  D5 j# P: |( v3 i/ I
含鱗高,但相對的亦含有高量的固醇類,很容易造成大量的體脂肪積堆,只宜做點心,不宜當主食。
" b6 r/ T0 w' H
蟋蟀
:
0 i  ^' ]; _: j6 |( d
蛋白性脂肪含量高,其他無機物礦物質較少,磷是幾乎沒有,亦只適合當點心,不適合作為主食。

! b1 y/ o& {+ R3 A+ r' v. H) H
5 O, ~* X: f, C5 g9 ^8 O
青蛙
:   [( [$ k  d6 m( ]9 K
含膠質,有助肌肉活化,但含磷量少,少部份存在於蛙類的骨骼中,但含脂較低,亦有中等量的鈣質以及適當的動物性蛋白質,對龍魚的體高拉高有很大的幫助,但對於體長的增加幫助較小。

5 @7 [" ^: z! K$ i- w0 O* @) [
  

5 y3 P# M5 y- V" h, v
:; R+ B1 ]- Z! Y2 I: ]0 L/ k
活體類食物中含鈣最高的,並富有高營養成份的維生素群,鱗含量較蛙類來的高,含磷量為中上。
$ g& M7 ^$ k) }# U7 F
魚隻
:
+ R! G5 u/ C& i
活體中含磷及維生素群與動物情蛋白質最高,脂肪量則視魚體吸收量而定,適合作為龍魚主食,搭配適當環境有助魚體快度增長效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8-9-2009 23:21:35 | 顯示全部樓層
龍魚選購要點 :) [; }9 q" r! w) m# k

: }3 o: {* y- A2 v
龍魚的一般選購要點
:2 [+ `' n1 C, P& l8 m& ~
(一)大小
. k0 W3 s- S# z8 K+ k2 D4 C9 d2 |按照國際上通行的規則,只有體長不低於15厘米的龍魚方可進行貿易。
# Y! C- N% C1 z2 H
(二)活力$ ^1 V* `, G  M# u/ J2 |! f: n
選擇流動活潑、舒展自然、精神飽滿、氣勢雄偉的龍魚。在水族館可能會見到一些腹部明顯凹陷的龍魚,這是因為投食少的原因,這樣的龍魚不易飼養,最好不要購買。

3 D  p9 i+ t) E8 s" x  Z( w  

/ O$ n; X& w2 Q% K; p0 [(三)體形. n; `1 [9 Z9 j9 K
從左右兩側看,魚體的比例是否正常、協調。從上方看,魚體曲線勻稱、流暢、筆直,不能有任何彎曲,任何歪斜的部分皆不能被接受。龍魚的頭部也必須緩緩地傾斜向其背部,傾斜度不得過大,要保持自然狀態。

; g2 e% H, v4 \8 |  
" v4 Z, }% a" A& K# Y- l4 H
(四)眼睛
* t" C! J! d+ ~! n5 r' }! u. p兩眼的大小必須一致,與其體長和體高協調成比例。從正面看,兩側的眼睛要平行、正視,沒有傾斜現象;兩側眼球對稱,大而有神,突出且轉動靈活,緊附眼窩,越明亮越有神就越是優良品種。無神的魚眼,有下垂和渾濁現象,眼睛下垂會影響龍魚的整體美。長期捕食水族箱底食物的龍魚會得眼球下垂症。6 H" Y8 e+ Z$ H0 e4 f5 ^( _
; l+ R$ I; q, M: e) X
(五)鰭
; d: l2 n! W3 L5 H/ q: L胸鰭應左右對稱,大小一致,向左右兩側延長且完整,其弧度平滑順暢,並在魚兒轉彎的時候的時候充分地張開。胸鰭與腹鰭必須是平直的,不能呈現出扭曲的狀態,尾鰭、臀鰭與背鰭的大小與其體長和體高成比例且協調,尤其是後尾端的3片鰭比例要均勻,總體上要與魚體對稱,太大或者太小的鰭無疑都影響龍魚的外觀。一般而言,比較大的鰭會更為人們所偏愛。鰭的顏色要視您是購買哪一種龍魚而定。如果是紅龍的話,魚鰭愈紅愈好,不可有黑斑。先購時,盡量挑選鰭較大、顏色鮮豔且較深的。龍魚遊動時,各鰭條努力向外張開,尤其是背鰭、臀鰭及尾鰭需要大且完整均勻;才是最好的。如果龍魚把它身上的鰭條緊緊地收縮起來,或者鰭條長短不一,或者出現畸形,則說明這條魚可能已患病。當然,鰭條上出現了皺褶也會影響龍魚的整體美和觀賞價值,它的經濟效益可能會大打折扣。
6 v4 f/ S0 G  f9 R5 [4 b; o, w在挑先時,要仔細檢查龍魚的鰭是否破損。魚鰭的損傷若在根部,即使是仔龍也很難完全恢複原狀,如果傷害的地方不是在根部,就可能會再生。但有時魚鰭只是彎曲,如果愛好者很在意魚鰭的生長與美觀,就需要把彎曲的部位剪掉,以期能自然再生出又直又長的魚鰭。. e1 p/ z( n% a% H! D2 k# a2 |2 d
尾鰭損傷後也會再生,但是在大部分尾部硬鰭骨都損壞的情況下,就必須通過手術法來處理。方法是用剪刀剪齊,令其再生,可保證尾鰭生長的完整性。一般來說,龍魚需要置於較大的魚缸中,但是在仔龍時若置於較小的魚缸中,反而尾鰭的生長狀況會更好,原因是仔魚對大空間會產生不安全感,反而容易因此對尾鰭的生長產生不好的影響;相反,在較小的空間下,仔龍會因為有了安全感,情緒比較好,故尾鰭自然延伸會更佳。9 l& t9 ]. f  S8 W
(六)顏色
/ k( N: h( C7 F3 h' T魚體呈現出美麗耀眼的色彩。各種龍魚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它的身體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魚鱗色澤一定要明快,不可有黑點。例如選購超級紅龍幼魚(辣椒紅龍或血紅龍)時,要仔細留意它的尾鰭、背鰭和腹鰭是否均為紅色,胸鰭是否為淡紅色,而它的身上應該有淡綠色或者粉紅色的光澤,鱗片帶有一定的亮度,觸須和唇為紅色或粉紅色。
3 q) z! g2 P9 v0 E' y6 g3 v在選購紅尾金龍和過背金龍時,注意看背鰭和尾鰭上端1/3的部分有無黑或深褐的顏色;尾鰭其余2/3的部分及臀鰭、腹鰭和胸鰭則應該是橙色的。紅尾金龍帶有金色的鱗片只長到第四排,而過背金龍的卻能夠長到第五排(最起碼在靠近它背鰭下邊,即第五排的地方也;該有幾片帶有少許金色的鱗片)。過背金龍的鱗片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比紅尾金龍的閃亮耀眼。! |2 P+ z* Z+ Z4 E
  7 s( ~, H* d4 {8 o; n# P2 @& O
(七)觸須1 d* }$ v; g3 A# |6 G- h
龍魚的觸須必須是長而筆直的,左右完整且長度一致,方向朝上或朝前但不能朝下,也不能一長一短、交叉甚至缺少。最為人們所鍾愛的是向外長的,因為這樣的觸須從魚頭部看就好似一個顛倒的字。顏色要與龍魚的體色一致。卷曲、斷須都會影響觀賞效果。有時龍魚的須會不幸折斷,這時可在水中投入一定劑量的抗生素防止感染,並注意營養,斷須會自動長出來,但可能在長度上、硬度上及粗細上都與原須有一定的差別,從而影響觀賞性。
0 v9 w" }* s" I. U, w3 C" p(八)嘴4 y6 I" L" Y- r3 \1 ~
嘴緊閉時,上下額對稱而且閉合嚴密,以唇部無刮傷或皺褶者為最佳。另外,還要注意上下唇的顏色要一致,並且和魚體顏色也要一致。上下唇端要吻合,如果下額突出或在下額有瘤狀的突起就不能算是很好的嘴形。大部分嘴巴不良的龍魚,皆為下額太突出,以至上下無法密合。亦有因下額常常摩擦缸壁,造成肌肉松馳、上下不協調的情況。此時可加強水流強度來改善。不過,一條魚的上額下額有無突出,是很難在它還是幼魚的時候被察覺出來的。唯有在挑選成魚時,這個缺點才會比較容易地被發現。
% b! b: @3 ~- x( B(九)遊泳姿態6 A6 w! c& C+ p
龍魚屬真骨魚類,它的脊柱每個骨節之間的間隙和生理結構使它的身體能極靈活地遊動、卷曲,甚至可以卷縮在一個很小的容器裏,所以龍魚扭動著身體遊動的姿勢也具有十分悅目的美感。龍魚優雅的遊姿是至關重要的,正常情況下,其背部應該是保持水平的。另外,遊動必須順暢有力,時而不費吹灰之力地轉個彎。在轉彎時,魚兒的胸必須是完全張開的,觸須也應該完全挺直。遊動時,活力四射,讓觀賞者有美的享受和力度感。; m  |  [  T. U" [8 U' o
龍魚最喜歡棲息在水面附近的魚類,故經常停留在水族箱上半部的水裏。如果你看到龍魚總是瑟縮在水箱的一隅或者只呆在底部,盡量不要挑選這樣的龍魚。健康的龍魚是會遊到你面前的,並且流露好奇的樣子。它的一舉一動應該強勁而帶有活力。
8 F( [9 o4 A+ I; _3 `囊已經患病的龍魚會伏在水箱的底部或者離水面不遠處浮動,有的頭部向下成45度角遊動,千萬不要挑選這樣的魚,因囊患病是很難治愈的。
3 k( w( S1 e8 P(十)鱗片/ t- w( s7 \- y4 z
龍魚的所有鱗片都必須大而帶有亮度,並井然有序地排列成行,淩亂或排列得彎彎曲曲都會令龍魚的美感大打折扣。鱗片要光滑整齊,看上去很有光澤感,不要有任何斑點,例如黑點或黑斑。如果有斑點出現時,龍魚的品質就比較差了。一般來說,龍魚有時會有鱗片脫落的狀況,如果不是身染重病,會有下列兩種可能:一種是龍魚自身撞擊造成的,另一種則是因寄生蟲寄生而發癢,龍魚不斷地去摩擦缸壁造成的。在這種狀況之下,必須注意魚缸內水的清潔,以避免受到細菌感染。一般鱗片脫落後3~5周會重新長出來。
) f7 U3 T$ x6 k6 b' Y: M有些鱗片有細框粗框之分。不過多數人在購買過背金龍的時候都會愛選擇細框的,看起來紫色鱗片多於;金色的。至於超級紅龍,一些人比較偏愛粗框的辣椒紅龍,因為那樣的鱗片紅色看起來就會比金色多。選擇時據個人的喜好選購。9 ?1 g/ ~. G6 _% y/ P6 I
(十一)鰓蓋! o$ V7 X) e. [. P
鰓蓋可謂龍魚的。對於鰓蓋的要求,主要是查看鰓蓋是否緊貼著頭部以及有沒有翻轉過來。另外,每尾魚的鰓蓋必須是閃亮有整體性的光澤,要平滑無刮傷和皺褶,也不能凹陷,特別是鰓耙部分不能有卷曲、翻卷現象。鰓蓋異常大多是溫度的和水質所導致,亦有可能是水中溶解氧不足而造成的。紅尾金龍或者過背金龍成魚的鰓蓋必須是金光閃閃,而非淡黃色的。超級紅龍成魚鰓蓋的?色則會因魚齡而有所不同。當長到30厘米時,鰓蓋呈橙紅色,而到了它達到成熟期的50厘米及更長時,即會轉為豔紅色。) L$ F* C$ f, x: J+ L7 W8 r% G
(十二)頭9 {( S6 z! ~0 a( V
頭頂的表皮要盡量平滑光亮,不能有皺紋。
; l0 e- m) z3 Z0 Y& u  
, {9 G8 N: F9 I, e& o/ j+ l+ s(十三)魚腹
" @/ M/ s! ~6 G  [  Y! h% G若非產卵前後,魚腹太過腫脹是不健康的前兆,須對環境與所投喂的食物加以檢查。6 p* j$ b% R8 X
(十四)畸形
1 [; O. P$ F& P2 Y: Z- W3 {有些先天或是後天營養不良的魚會出現脊柱彎曲的畸形,這樣的魚不要購買飼養# |' k: K# F1 m0 K* Q( y/ Q4 N: [9 ]: e
龍魚餵食篇:
- L  c& s' D- G
熱帶魚之所以有著搶眼的色澤,乃是其表皮與真皮層之間那一極薄的色素細胞層所致,色素細胞層是由黑色素、紅色素、黃色素、鳥糞嘌呤、虹色素等細胞所組成,當然對於發色最富多變化的紅龍、紅尾金、過背金所最強調的就是「紅色素&黃色素」細胞。紅色素&黃色素細胞的主要成份為『類胡蘿蔔素群(其中包括:還原蝦紅素、玉米黃素、葉黃素、蟲黃素、卵黃素、鮪黃素、β胡蘿蔔素、螫蝦素、海膽素)』,這種營養成份在自然界只有高等植物、藻類、真菌可自行合成,動物體本身並無法自行營造,唯有藉由食物的攝取才能獲得。那麼哪些東西含有類胡蘿蔔素群呢?
& N: u* E! b( @- r3 X* zβ胡蘿蔔素(適用紅龍):紅甘藷、紅蘿蔔(含量最多)、芒果、南瓜、油菜、茼蒿、韭菜花、芥蘭、青江菜、蕃薯葉、空心菜、增豔飼料等。) o3 ^9 I5 m( G8 w2 ]+ ^/ D* Q
還原蝦紅素(適用紅龍):活蝦、螃蟹、無脊椎甲殼類生物、增豔飼料、海×霓虹金粉8 ?3 m6 e" w% [! ^
葉黃素(適用金系龍魚):菠菜、紅蘿蔔、蕃茄、甘藍菜、玉米、綠豆莢、豌豆、萵苣; O& e- m& y! A! V  ^
而龍魚根本不會直接吃食蔬果類的東西,這時我們可利用一些小撇步來完成,譬如蟋蟀&麵包虫的好處就是在於可擔任仲介角色,並運用『間接餵食』的方法來達到多重營養的效果。或許有人會問,轉介者吃了那些蔬果後不是就消化掉了嗎?當然!但在長久蓄養(5~7)之下,那些營養成份多少會『儲存於生物體的組織之中』。當您用紅蘿蔔蓄養麵包虫時,一段日子後牠會全身呈現橘黃色澤;另外用增豔飼料培養後則會有全身泛紅的現象。" {" F/ b, i" ~9 U  }9 v: t! a% f
不過此法只能將龍魚本身的『質』再提升一些,若沒有長期餵食這些含有天然色素的餌料,最後終究會再回復原形,此即所謂「麻雀是無法變鳳凰的」!7 Q  d/ D; _% l% I0 [9 d: F
不論是飼養任何寵物,除了提供其良好的生存環境與充足的活動空間外,食物的選擇和提供也是能否成功飼養的一大關鍵;特別是針對肉食性的物種來說,活體餌料往往比起飼料更能引起牠們的攝食興趣,且對於促進食欲、補充營養,以及訓練其捕食技巧等生存本能都有相當大的作用。此次有幸於龜窩贊助商見識到成功繁殖的超級麥皮蟲,因此有機會能介紹這種極具營養價值的活體餌料。
0 N- p* d: H  H超級麥皮蟲(Superworm, Zophobas morio)或稱超級麵包蟲,是一種步行蟲的幼蟲,最大體長可以到6公分左右,比起一般麵包蟲(Mealworm, Tenebrio molito),足足粗了大概23倍有餘,其營養價值更甚蟋蟀和麵包蟲,加上牠們的外皮較軟且易於消化,不像一般麥皮蟲外殼難消化,因此早期主要是作為龍魚等高級觀賞魚的餌料生物,後來在其豐富的營養價格及容易消化與適口性佳的考量下,也開始推廣至飼養爬蟲使用;而其在國外的專業魚場或是爬蟲繁殖場,早已是相當受歡迎的一種活體餌料,甚至逐漸有取代蟋蟀的趨勢。
0 z" J6 u2 q5 l- Z/ V  k# f4 J, @我們在飼養超級麥皮蟲時可以用麥糠當做飼育的床材,這樣超級麥皮蟲便可以鑽入其中安心成長;超級麥皮蟲的食性很廣,幾乎什麼都吃,無論是果菜或是各種觀賞生物的人工飼料,甚至是動物的屍體,牠們都相當樂於接受;而水分的提供可以靠根莖類蔬菜,如紅蘿蔔等來供給,以避免環境過於潮濕,進而導致蟲體死亡。, M. p; H" ~! q+ V! g' @, L
  早期由於超級麥皮蟲在台灣的飼養經驗不足,幾乎沒有繁殖成功的例子,只能倚靠單價昂貴的少量進口,因此推廣的效果不佳,所幸龜窩贊助商的老闆吳文祥先生用心飼養,再加上國外資料的查察,以及經驗的累積,終於成功將之大量繁殖。
3 e  Y9 j6 L& W5 `+ `$ C  
3 T9 X" l9 G# C$ R' n3 Z; q% H6 d* F超級麥皮蟲從出生到變成蛹化大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視溫濕度和環境的不同,蛹化的速度會有所差異;老闆告訴我們,要讓超級麥皮蟲順利的蛹化,最好在快蛹化時將蟲體單獨飼養,如此將能使欲蛹化的蟲體不受其他超級麥皮蟲的干擾,會比較容易成功蛹化,在從蛹中羽化之後,超級麥皮蟲的成蟲就會持續地交配和產卵;牠們的成蟲,也就是步行蟲,公蟲的體型會比母的小一些;在交配的時候,公步行蟲會爬到母步行蟲身上,此時可以看到牠們的產卵管和授精管伸出。在成蟲交配大約23天之後,母步行蟲就會在麥糠中產下卵粒,並在反覆交配之間,持續剷下上百顆的蟲卵,直到死亡為止。由於步行蟲可能會將自己的蟲卵及幼體吃去,因此大約一個禮拜後,便必須將成蟲移到別處繼續交配和產卵,而原本的麥糠裡面就可以看到大約0.5cm1cm大小的幼蟲蠕動;在生下的23週內,幼蟲的成長速度會很快,而大約45週後即可達到最大的體型。, w8 s% P1 b. _/ x7 D
老闆告訴我們,他所飼養的爬蟲幾乎全都有投餵超級麥皮蟲,且鮮少有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而具筆者從國外的書籍與網站也發現,國外有許多爬蟲繁殖場,如豹紋守宮的繁殖場,也都是以超級麥皮蟲當作主食,甚至有些是完全不餵蟋蟀的。由此可見,超級麥皮蟲在活體餌料上是極佳的選擇,對於體型較大的爬蟲也比較能給予飽足感。如果餵食普通的麥皮蟲過量,可能會因為其幾丁質含量過高的外皮而導致消化不良,甚至是造成腸胃道阻塞,但對外皮較薄的超級麥皮蟲而言,幾乎沒有這樣的問題存在。
3 D# e2 o7 C( D3 V6 f* p0 x7 F
$ \3 W% e9 y9 a/ u% ~  y9 ^

7 E: ^* k; C$ ~- O$ i0 {
4 J% p# _5 e" I' u
( y) H' K8 o* T1 {8 c
7 ^6 w4 n( _: R- D3 S; S8 o
8 ?1 a- a) v' x: V8 u- @" A" I
2 n; U0 ]1 h, Q" m
表一、各類蟲體餌料營養價值一覽表 # V7 c( w% a/ ]
鈣磷比 蛋白質 脂肪 纖維和其他 水份
9 `$ O" T4 M: f
麵包蟲 1:25 20.3% 12.7% 1.7% 62% + L5 o1 g6 E& i
超級麥皮蟲 1:18 20.0% 16.0% 6.8% 59% 0 I+ W2 O7 c' K
蚯蚓 未知 10.0% 2.0% 4.0% 84%
/ ~0 l! ?3 g% R
奶油蟲 未知 16.2% 5.2% 20% 59%
% M9 Y3 K' u% P6 B% k% H8 J2 w
蟋蟀 1:12 18.3% 7.0% 6.2% 70% / u1 ?0 R0 T5 a3 s
1:2.4 63.8% 10.6% 未知 20%
  B. t6 L, |( c3 Y
1:7 15.5% 22.2% 7.7% 62% $ _* _5 C/ e- M  O
龍魚食物篇:蟋蟀繁殖:; E$ g9 L0 O+ F, G* \$ m% ?2 h
首先先介介紹蟋蟀的公母,公蟋蟀的腹部長相只有2根鬚鬚母蟋蟀的腹部長相有3根鬚鬚..21長(中間有產卵管比較長),交配完後。大約九天之後,母蟋蟀會產卵,產完卵不久後便會死去。母蟋蟀尾部有一條長長的產卵管。在交配完後,牠會選擇較鬆軟、濕潤的土壤,或植物的莖中,將產卵管插入其中產卵。通常母蟋蟀一次產卵會有約125127個洞,而同一個洞中可排數個卵,共計約500顆。
# s( Y2 D* y$ K  o
所以一個整理箱要不要養太多太多否則你的蟋蟀到時候會多到自相殘殺 5 @2 ^, l- A, D7 [
土壤的量,以寵物箱為例,約五分之一高即可;並且要注意保持土壤溼潤,否則蟋蟀容易失水而死。此外,盡量能夠讓蟋蟀有多一點的活動空間,才能避免蟋蟀彼此互咬;所以,可以在寵物箱中放置一些報紙或瓦楞紙,以減少蟋蟀彼此碰面的機會。可用番薯或玉米來飼養,不能缺水分,否則內翅會枯萎;但不可以水直接餵蟋蟀,否則容易死亡。缺水時,西瓜或番薯葉子、草根等,都是很好水分補充來源。此外,要提醒的是,任何食物盡量不要放太久,否則當食物發出異味,也代表著環境已有黴菌產生,當然蟋蟀受感染的機會就會大增。
/ h- z, i& [% n* |2 E6 ?
蟋蟀生命周期的長短,要需視溫度而定,通常約一年左右。溫度越高的環境下,生長情形越好,發育越快,生命期就越短;冬天溫度低,生長變慢,生命期就較長。大致而言,每隻蟋蟀約可活46個月不等。
- Y. `  G, l' D6 f4 A* ]# L6 ]
小蟋蟀大約三個月可以大到拿來餵食
0 U* u7 I) R( e% S% \( h
溫度大約在25度左右最好.
9 N' M7 c$ w8 \" `* M: @: Z; L5 a8 X9 x) }/ {, H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8-9-2009 23:25:00 | 顯示全部樓層
分辨龍魚性別:/ q% K( p" z0 R2 _+ P

8 \" q$ _, P% M" e7 `% n  j
成為養龍高手的第一步, {, [. v; y1 L' _* N" ?7 E+ g
  y* t- V& c3 Q0 N

! ]; J3 M7 {% M# k% R9 N0 C+ V[
分享]成為養龍高手的第一步 養龍魚的人,沒幾個不追求進步的。大都希望自己越養越熟越養越有經驗。但是在我們的養龍圈裏,有相當一部分朋友養了相當長時間的龍魚,卻還是停留在那一段水平上;或者說,就是喜歡抓住若幹年前一些書本雜志上的東西不放,就是愛墨守成規,就是不愛到魚友中間去做真正的養魚交流,固步自封,認為自己只要能把龍養活養大了,不死掉,能發色就很不錯了,對於再深入一點的東西,就不以為然的只去想當然了。今天,龍魚的資訊在不斷的更新,品種在不斷的改良,在不斷的純化,現在的龍友,是幸福同時還是迷惘的,因為龍魚商業化讓更多,更好的龍魚出現,在對龍魚知識不斷的自我完善中,還要不斷面對龍魚商業化而推陳出更新的品係,更新的級別,更高的價位,更多新的商品名稱。如何正確的作出客觀而科學判斷和選擇?正因為如此,不斷的學習是必需的。否則,就掉隊落伍了!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一步一個台階,循序漸進。切勿好高勿遠。 + `- t* X' R! O9 P
  要說進一步提高養(養功)賞(欣賞),鑒(判別,推斷魚只的未來發展。。。等等)龍的技術水平,一般多是通過本地的愛好者相互交流切磋而來,今天互聯網給我們創造了更多更專業更快捷的養龍資訊,讓我們在數千公裏之外,仍能聚集在網路上,在BBS裏和所有的愛好者相互交流切磋!遺憾的是,同行如敵國,真正肯傾囊相告的沒幾個人。相信大家都知道身邊的龍友裏總是有個別高手,在養,賞,鑒,這幾個層面都有一定的經驗,但是你想學他一招半式,那是難上加難。碰上開朗的,給你透露一丁點皮毛兒,搞的你心癢癢,若再提問就顧左右而言他了,問著脾氣不好的呢,幹脆不發一言,讓你尷尬的無地自容;同樣的,真正想進一步提高養龍,賞龍,鑒龍的技術水平的,我看也是沒幾個人,把養龍當成是顯擺身價的這一類人,反而正好利用了互聯網給我們創造的便捷,把這種心態轉化成具體的行動通過論壇表現出來。這一類人,是很難成為高手的,而上面所說的那類高手,往往就是因為對別人的吝嗇,同時也得不到更高手的幫助,終將成為固步自封,水平永遠停留在某個層面的那一類。

& o, ]  ~7 L( x, U0 F2 R8 O
  要學習技術,心態很重要也是最關鍵。善於學習的人一定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善於觀察。而耐心,耐心把一條龍養大,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身邊一定有個別人,養龍好幾年,但到現在,還是在養小龍或亞成龍,因為他沒有耐心把一條龍養大,看到更喜歡的,就處理掉以前的,購進剛看上的,周而複始。幾年過後,你要是問他某一個類型的龍魚的成長~發色,肯定是顧左右而言他了,因為他不具備這方面的實戰經驗,就不能係統的分析推斷。善於學習的人,同時是虛心而有耐性的人,遇到問題,追根究底,自己解決不了,會不斷的向別人請教,會把一條龍養大,關注它的成長和變化。遇著經濟條件好的,能多買幾條龍的,也不是為了顯擺身價,而是出於真正的愛好和對龍魚的熱愛,那他能成為真正的高手也就不足為奇了。此外,在互聯網的論壇裏,自己把龍魚的照片貼上去,不要為了只聽到別人的幾句贊美,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批點,只聽好聽的,往往就得意忘形,助長了浮華的心理,這對自己的進步,是沒有好處的。

0 W- [0 A% ]* z2 ^1 k/ B* @. ]
# o$ K# @5 c$ K3 F# ?7 ?
  提高技術的另外一個途徑就是做每一條魚的成長記錄。這很重要,我們可能養一條以上的龍魚,每一只都不可能一樣。每一條龍的成長發色在實踐中都會有不同樣的表現;每一條也都有不一樣的飼養心得。我的習慣是,把每一條的成長和發色在每一個時段都詳細的記錄下來,把遇到的問題都分析出來,也便於向別人請教。把改進的方法都寫進去,這樣,下次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越養就越看到自己的毛病,看到自己的缺點。做好每一條魚的成長記錄,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在遇到的問題向人請教時,能提供最具體最客觀的資料,讓幫助你的人便於更準確的分析。   高手源於勤奮;進步是因開動腦筋。大家共勉之!
+ y/ Z" I3 P" ~
2.
龍魚特性編:: P5 h5 p1 D" X5 F& B

" X9 D! D) P+ c& r7 L
各位玩家在長久的飼養經驗裡應該都曾發現:在一群熱帶魚之中,往往以自我優越、氣勢強橫、個性暴燥者其發色最為濃烈(尤以慈鯛最為明顯)。我們可以觀察到就算把發色完全、基因良好的龍魚們混養在一起,過了一段日子後,缸內所分出的龍王其發色會更加搶眼;其他受攻擊、遭壓抑而緊迫的個體反而有日漸黯淡的情況。此論點非常重要,這也是唯一可打破『基因論』的一點,所以通常是『好龍不混養』。但若覺得單養龍魚毫無趣味時,我們在混養魚隻上盡可能地挑選體型較小、較溫和的個體,切勿混養比龍魚強勢或可與之相抗衡的大型魚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8-9-2009 23:26:33 | 顯示全部樓層
龍魚之分類: # _2 S: n1 ]* N! P1 m
一、 金龍
:
+ ]% k. z& c9 z8 i# P1.
紅尾金龍-產於印尼蘇門答腊
" S  p7 ~0 h; `+ s% A
其身體的上半部,包括它第五和第六排整整兩列的鱗片都是很獨特的黑或深褐色。因此,它鱗片上的金色色彩最多也只能達四排。這一點絻對有別于過背金。它和過背金還有另一價差別,就是尾鰭上端三分之一的部分和背鰭都是深綠色的。至于尾鰭下端三分之二的部份,則與臀鰭、腹鰭和胸鰭一樣都是橙紅色的。這一點倒是和超級紅頗相象的和青龍相似,一條七~八公分長的紅尾金所有鰭都是黃色的。只有在魚兒的主食是富含紅色素【beta-carotene】的小蝦時,鰭部的紅色才會在它長至十~十二公分長的時候顯現。到了它十五~二十公分長的時候,鱗片的金邊亦已形成。這種鑲金邊的鱗片最多會一直攀爬到第四排為止。然而,如果你把過背金和紅尾金并排的話,你就會清楚察覺到兩者之間的差異。一樣為十五公分長,而且色彩均已達到了第四排的鱗片,但你一樣會發覺到過背金金色到底還是比紅尾金的來得深。這種龍魚亦有不同的底色-藍、金和青
." D, ?% e, {; Z% T) P
2.
過背金龍-產於馬來西亞
:
: h+ M+ B, y( Y% h
目前價格最高亞洲龍魚,過背金龍的魅力和美麗之處在于其鱗片的亮度。和紅尾金龍不同,成熱的過背金龍全身都長了金色的鱗片,不僅如此,過背金的顏色也會隨著魚齡的增加而加深,就好比從魚身的一邊跨越到另一邊去似的。過背金有幾種不同的底色,但多以紫色為主。其他較為罕見的尚有藍、綠、金色
9 M+ o) \) T# ?, z( x
 

3 a1 J% X8 D. ~6 L! u( W
二、 紅龍-所有紅龍都來自印尼的加里曼丹省,
: J2 t( {+ r' ^
超級紅龍包括了辣椒紅和血紅這兩大品種
. [' O" M/ A0 I  v4 D8 R8 I
1.
辣椒紅龍
6 V, q% @5 m! S2 O3 z8 V+ I5 o
辣椒紅它有兩種:第一種鱗片的底色是藍的;第二種的頭部則長有綠色的魚皮。它之價昂乃因它的稀罕及其身上所覆蓋著的粗框鱗片【故其深紅色彩】深紅色的鰓蓋還有比較大的鰭和尾鰭。此魚的幼魚可以它較?的身體、較大的眼睛、菱形的尾鰭、較尖和突出的頭部以及紅色的鰭,特別是其胸鰭,輕易地被確認出來。它大眼睛的直徑通常相等于眼睛和嘴尖的距離。鱗片帶有淡淡的綠和黃或橙色。不過;此魚的色彩最快也要等一年半的時間才會顯現出,慢的話就要等上四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 S4 `: H- ?/ P# g& M2.
血紅龍
8 i5 ], u) m3 t2 R! r3 A- [2 Q2 z
紅龍身上的色彩通常快則一年,慢則十年便會完全顯現,一般時間為四~五年。很多時候,魚兒的色彩是漸次地先由黃轉為橙,再以橙轉為淺紅,到了最後才轉為深紅色。有時魚兒突然在一~兩周內全身轉為紅色。

+ d8 `" W* C+ D9 G, p
血紅龍成魚的身體主要由細框的鱗片覆蓋著,鰓蓋也同樣是紅色的。此魚有紅色的鰭,不過身體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8-9-2009 23:3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龍魚疾病編:7 _7 D& X+ r- R6 {9 V7 W8 v
魚病的治療,一般來講,首先先降低感染病源數量,在降低病源數量的同時,魚也慢慢恢復抵抗力,若持續降低病源數量,等魚的抵抗力恢復到某一程度,魚就比較不怕病源了,以下是一些疾病的治療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
, e8 y0 |/ l/ F# I* J. u: |
白點病 : 是一種常罹難的疾病,因溫度變化太大所引起,可用鹽浴治療,以200公斤水對1公斤鹽比例下鹽,溫度加到3132度,約一、兩天即可改善。

0 o1 e8 l6 {0 P9 x. E4 x7 [
箭蟲 : 食物來源受到感染,加上體質較弱,因而發病,可用鹽浴治療,以200公斤水對1.5公斤鹽比例下鹽,溫度加到3233度以上,每隔一、兩天換三分之一水,並依比例下鹽(換水兩、三次後,病情若有改善,下鹽比例應降低),如此循環兩星期,即可將箭蟲去除。
' y; I; q7 R. ~9 N. f5 m, [4 Q3 e
另一種處理箭蟲的方法是,將龍魚麻醉,直接用手將箭蟲拔除即可,拔除之後要下點鹽,溫度加到31度以上,以免龍魚細菌感染。
- D! d  }4 s9 \8 H) b4 g& A
嚴重爛尾 : 水質嚴重不適,導致體質虛弱,因而發病,經鹽浴和每一、兩天換水三分之一,持續10幾天終有好轉,現已恢復。
; l# u4 u* n* U' ~# e
翻鰓 : 水質不良、空間太小所引起,可換水三分之一、加強打氣,若有使用揚浪器,應停止使用,否則可能更嚴重。 7 X6 F  Q! T2 z) U: \
魚鱗蛀蝕 : 魚鱗蛀掉,有兩種可能。
' R$ f* c# _8 M+ n8 f0 ]5 R
長期下藥
+ V" a0 {! L1 \) B8 o, c
感染體外寄生蟲 ' T* y4 h+ A- F3 l: [& Q  y: S& s
前者換水減低藥量即可,後者要下殺體外寄生蟲的藥。 & V6 ^: D1 u/ Q; d5 y
龍鬍打結 : 水質不佳,導致食欲不好、沒有元氣,因而有這種情形,可換水改善水質,增進食欲即可。0 V2 U) w1 b& b8 ?
淡水缸中為何要加粗鹽+ C% e0 q4 v2 V/ j
一般的水生生物不管是在淡水還是海水之中,淡水無脊椎動物、淡水魚類和兩棲類其體液的滲透壓通常高於水環境的滲透壓,因此,外界的水通過可滲透的鰓、口腔粘膜、體表等大量滲入體內;體內過多的水分則隨時通過排泄器官排出體外,但當水中鹽度增加時,環境的滲透壓會大於體液的滲透壓,此時滲透入體內的水份反而減少,而為了調節水份的取得,恒滲透壓的淡水生物加速體內的代謝動作,而使得體滲透壓與外界平衡,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說魚類在生病時,可以在水中加鹽的理由了,因為加了鹽之後,新陳代謝加速,魚隻自然復原能力會增強,但是若一旦鹽份過多,則會使得魚隻來不及調節,輕則脫水,重則身亡~~因此安全的粗鹽用量,最高為每公升5克粗鹽~
! e5 p0 l# j6 |$ p
5 ^9 b" X) w, D* m; Z1 G3 J$ b: \% y0 ?{寄生蟲症}
- ?( p/ w* b, f, z6 _: d% M4 N
魚類患寄生蟲症大都是因吞食已遭寄生蟲污染的活餌所致,而寄生蟲的種類大多以魚虱或錨蟲為主,虱是一種扁平、盤狀的甲殼類動物,直徑約為10釐米,牠會藉由二個吸盤將自已固定在的皮膚上,將尖嘴伸入魚體內吸食血液,這種強烈刺激會使類在石、缸壁上摩擦,甚至會跳出水面,而錨蟲是長形的寄生蟲,在身體後端有二個卵形的囊,通常會埋在魚體的肌肉裡,有時也會穿透到魚體的內部器官中,在附著的地方引起潰瘍,而被寄生的類體表則會有紅腫淤血的現象,牠會顯得急促不安,磨擦缸壁,食慾不振,嚴重甚至死亡。
- F% S) n7 N# y9 ^2 |3 ~4 I& P
通常最安全且無副作用的治療法是使用鹽水治療並加溫,而對寄生蟲症,有兩種治療方法,一種是利用外科用的小鉗子,在不傷害魚體的前題下,小心地將附著在類體表的寄生蟲夾去,另外一種就是使用藥物,可採市售的治寄生蟲劑。 % [) _/ r8 [1 s9 x! t5 e: j
  
. o2 q  O3 G7 q6 D3 t  k( h{
立鱗病} $ W$ s% i# b) ^
立鱗病通常都發生在類,的中魚及幼時期,因其症狀為鱗片翻翻,所以看起來好像毬果般,又稱為松果病,造成類立鱗的原因是水質惡化,尤其是硝酸鹽濃度過高的舊水中,或是季節變換時,水族箱的差變大時,也有可能會發生
9 W) H2 f+ y" l$ s7 U
立鱗病。
7 W* A2 o" U7 Y4 i: ]
治療可以用鹽水浴配合治細菌性用藥,如治細菌劑直接治療來處理,同時提高水,加強水中打氣,提高溶氧量,並每3天換1/4的水量。2 `# R- e) I2 S9 |
{
爛鰭病}
3 f6 ]0 Y  N% T7 ^
因水質惡化,水中之細菌感染而引起之病症。先由魚之各鰭緣開始腐爛
. O( c! ?8 p6 Q1 t  E8 M
而脫落,逐漸逼近魚身,終而致死。 1 k) P+ _" q3 N  k" p
治療方法:在水箱中加入適當濃度的磺胺類藥劑或綠黴素等,並將水溫提高至
$ u4 Z$ R& P0 v6 L9 w, Q28
30度。 0 \0 N1 B# L) L8 [7 k. i
{
白點病}
2 Q! e  J% U& `5 i: ^5 L& y: Q熱帶魚的病例中,約有80%為這種白點病。症狀開始時,在魚的身體或
4 B3 {: o! v, t  m  ^
各鰭上面,出現白色斑點。其傳染力極強,如不及早發現治療,不久就會布滿全身,而至死亡。
' G( b2 ?7 n0 X7 ^; z. Y
治療方法:在水箱中加入適當濃度的甲基藍、食鹽水、福馬林等,並將水溫提高至2830度。
9 {$ v  l, ^& q$ M8 o# m{
夾尾病 }
" f, Q6 q0 q- G9 ?1 o! t$ O* o
成因/病症:有很多原因能導致夾尾,包括魚隻緊張或感到其他不適;水質惡化等。
: K% a6 l% l6 I2 L$ V5 D! ~2 H
療法:一般的情況下,每十公升水下三湯匙鹽便可以治癒;不過要留意魚兒夾尾是否其他疾病的症狀之一。如果是的話便要對症下藥了。 ( w" A' C0 q9 k3 s1 d
8 D/ v' W# a$ b$ }# J; @& i
{
凸眼症 }
" X( f' w+ c3 O4 u
成因/病症:突眼只是一種外觀上的病徵,除了眼睛突出,還會有白濛現象產生,嚴重時眼睛還會脫落。但突眼的病魚不會馬上死亡, 甚至在眼睛掉出之後,還可繼續存活。 一般而言,突眼症常與腹水病等合併發生,如何讓突眼現象痊癒,目前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常使用的藥劑是抗生素,口服藥浴皆可,其治療方法與腹水症療程相同。腹水症和突眼症大多與水質變差和水中有機物過多有關,既然在藥物的投用治療有所困難,還是將水生環境管理良好來得重要。尤其是種了水草的水族箱, 更應加強過濾器的效率,減少水中的死角為要。 ( c9 E  v  [( i8 ^# A5 G
療法:換二分之一的水並將濾材換新;在20公升的水中加入250毫克的氯黴素,直到症狀消失為止。或以市售品牌SERA治細菌治生蟲藥、美利堅滅菌靈或福魚素抗菌靈。 2 P" [+ K. l, b! ^* ^/ _* }) B
: }5 g" _# \0 \* h- c  t* F
{
眼球白濁病 }
: ~2 T* k8 r6 @/ F/ J; A2 s
成因/病症:一種是眼球表面出現白濁,這是由於水質惡化造成的。
& K5 K; ~% B8 X" X, j  ?# c7 L
另一種是眼球的中心或是附近產生白化的現象,甚至長出白色棉絮物。這種大多是因為營養不均衡造成的,或是眼睛受創傷遭到細菌感染所致。 & B3 R8 d+ n( _5 X! r( V1 |
療法:第一種情況應將魚缸的水換掉1/3,並維持恆定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8-9-2009 23:3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餵養龍魚的活食種類及殺菌消毒方法:  {% a% c: h. n. O/ X% w5 R2 T
一,活食種類

) S0 S5 |* G3 Q, g: Q! A% L  g1.
麥蟲和麵包蟲:
' u4 d6 d+ F/ Y& p, W  {# M% z
是屬於同一種(只是麥蟲的體形大麵包蟲很多)。兩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纖維,同時也含有很多的脂肪鈣和磷。由於麥蟲體形大約有1.5 - 2寸大,所以並不是很適合餵食小龍魚(小龍魚可餵食麵包蟲)。另一點就是,麥蟲體表的皮有點硬,龍魚不好消化。要解決這問題的辦法就是,找那些剛脫皮的蟲餵食。這樣龍魚就會很容易消化了。喂麥蟲的唯一缺點是,每次喂後,都會有很多小小的殘渣留在水面上。 . |) s8 j) y3 V+ A+ V0 D0 i
2.
河蝦: # ^7 r$ ]( S; S9 e
河蝦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對龍魚鱗片損傷的恢複和治療有很大幫助。河蝦頭部有刺,如不處理會損傷龍魚內部器官。所以喂時,必須把刺拔掉。蝦殼不要除掉,因蝦已很小,再把殼除掉的話就所剩無幾了,況且蝦殼也是鈣質的來源。蝦含有天然的紅色素,經常餵食龍魚色會更鮮豔。尤其是紅龍,經常餵食紅色看起來更迷人。
4 E# E- o- l* v% v/ j/ g/ y
  
# Z' s) T; l, j" i" y$ {2 H3.
小魚: $ p1 `* j3 ^& M4 B& A1 Y
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是龍魚喜愛的食物之一。但含菌較多,強烈要求殺菌消毒後餵食!* K! i, T- N9 g1 I
4.
泥鰍: & e- Q6 F" P( x/ h" l. L
營養豐富的活食,龍魚也很愛吃。由於泥鰍生命力強,餵食前如不處理會對龍魚造成傷害。所以餵食前先將泥鰍弄暈比較好。但因其體內含黑色素,建議紅龍少餵食。
5 T8 c$ e/ h7 Z- T" d& |# k5.
青蛙: 8 S5 @7 a1 b; J% T
含有大量的鈣質,可以使龍魚的骨骼增強。青蛙雖有很多肉,但脂肪含量很少。如果想要讓魚快速成長,喂青蛙最適合。美中不足的是,青蛙本身並沒有什麼色素不能使龍魚的顏色變得很鮮豔。體形較大,所以也是一種較難消化的活食。當餵食活的青蛙時,難免會使龍魚在追逐時撞到玻璃或缸裏的東西損傷身體。為了避免這事發生,在餵食前可將青蛙打暈了再喂龍魚。 - s4 ~) A$ ~. Y, @

/ @( C; y8 p& U3 a( u6.
蜈蚣:
# h  N; b2 W. X: g- ?
對龍魚來講是較好的活食,對龍魚的發色有一定的幫助,只是成本較高不適合每天喂。蜈蚣是有毒的,難道不怕龍魚會被毒死?答案是肯定不會!如果你還是不放心的話,可以先把蜈蚣的頭或牙切掉再喂,但這樣樂趣和快感就會減少許多。
, g0 a5 L! Q2 Q7 ?7.
蟋蟀:
( d+ H  M/ \# H; z$ W* T; ]$ |) R
蟋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體內含有天然的紅色素。可以稍微增加龍魚的體色。為了龍魚能攝取接近大自然環境的營養,餵食前可使蟋蟀吃蔬菜(如白菜,生菜之類)或紅籮蔔(索取天然的紅色素)   b3 U, a5 I8 v/ j* t; O
  9 _& {# l8 c: i+ H
8.
小鯉魚:
- f5 u- s/ J  N+ k$ X
肉多骨少,是龍魚喜愛的食物之一。由於此魚脂肪多,所以並不鼓勵多餵食,以防龍魚脂肪增多,免疫力下降。
7 T7 \9 Q9 A1 M+ j9.
蟑螂,蝗蟲等: 7 W6 x& J: x* x1 q* d0 i& F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體內含有天然的紅色素,可以增加龍魚的體色。是龍魚喜愛的食物之一,但要殺菌消毒後餵食! 6 N. s* U; {3 Y; I' e
 
  t+ M8 [- @& l建議:由於不同的活食中含有不同的營養成份,因此建議大家在平日的餵食中,應不定時地更換餌料,且投餌時能一口一口的餵食,使龍魚養成良好習慣。以避免日後龍魚養成偏食的不良習慣,進而有拒食、挑食、營養失衡或不良的情況發生。 / @# y* c4 h5 P' I6 ]
,活食殺菌消毒方法 ' Y5 H; }! R! z8 o  e
喂活食會有一定的風險!很多時候活食體外或體內都存在著一些致病細菌,而單靠我們的肉眼是很難察覺到這些病菌的。所以某些活食喂多了,龍魚很容易受感染。健康當然會受到影響,嚴重的話,也可能會導致龍魚死亡。因此,在餵食活食前,先活食殺菌消毒是必要的。否則龍魚受病菌感染的機會會大大提高。 3 p  p; A# n4 s0 B5 v; K8 j
方法一:
& k, W& p0 Y" R5 C* ~8 v; Q
青蛙: % D( `$ J, |( k; e' N7 h
用碘水(碘的用量不宜過多)和水攪和後,再將青蛙浸泡,浸泡至少2-3天以上,一天至少換兩次水,然後喂龍魚。 ( ?6 c  D! ?. [2 W8 l5 s! w2 R
小魚,小鯉魚,泥鰍等:
0 f5 W. q# ^, e- R0 |$ V) q+ p
一公升的水加入3-5克的鹽(或者用市面上出售的的水族用殺菌劑也可以),至少飼養2-3天後再喂龍魚。 7 f, y( u' D& g: Z5 I. |/ p
方法二: ' R1 Z% ]  E3 i9 E
那就是把活食直接放到冰箱裏,冷凍收藏起來。在低溫環境下,細菌是很難生存的。但是並不是每一種細菌在低溫之下都會死亡。有些細菌只是在低溫之下冬眠而已。所以解凍之後,某些細菌還是會活了起來。
; t! p3 k4 N2 G: \
三,建議 + N# I/ g( y) {/ t& N/ @  {5 J
但究竟如何殺菌消毒才是最有效的?這是我們廣大龍魚愛好者最最關心的!!!以上見解只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我們魚迷的前輩,各位尊敬的版主和養龍多年的大家,不惜身份,不惜自己的經驗和專業見解。給我們廣大龍魚愛好者指出:專業性,權威性,適用性的活食殺菌消毒方法,提高廣大龍魚愛好者的養龍水準(我想這也應是魚迷的宗旨)。提升魚迷的人氣!提高和維護魚迷的專業性!權威性!(以上見解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見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19-9-2009 11: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好詳細~~推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5-9-2009 20: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好齊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歡迎光臨 Julybee Club

GMT+8, 13-7-2025 16:06 , Processed in 0.1826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